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更新時間:2022-07-30 10:37: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
Add 東華理工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東華理工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東華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shù)臇|華理工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wǎng)頁上的學姐微信。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來自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院網(wǎng)站,及歷年考研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的匯總(學校網(wǎng)站一般不穩(wěn)定,或存留的分數(shù)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東華理工大學歷年考研分數(shù)線,希望對你的考研報考有用。

以下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錯誤,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wǎng)頁或發(fā)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wǎng)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聯(lián)系方式>>。

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名單:(可用 Ctrl+F 進行搜索)

陳煥文 曹小紅 王志暢 楊水平 那兵 趙雙良 陳立芳 何雪蓮 錢剛 程瑞華 羅 峰 樂長高 袁鳳輝 包水明 劉曉東 劉峙嶸 黃陽輝 徐德華 童懷水 王澤文 陸俊發(fā) 劉光萍 朱兆優(yōu) 彭新村 夏 洪 王仁波 周書民 莊文瑋 楊澤平 柴新軍 李鳳臣 高金賀 侯龍清 薛凱喜 易萍華 鄭小琴 張霞 黃勇明 王一定 鄧志軍 章國平 彭秋發(fā) 黃日強 陳平輝 呂開云 鄒時林 王勝平 王樂洋 陳曉勇 魯鐵定 程朋根 吳良才 湯江龍 張立亭 張明 曾紹炳 陳榮清 朱煜峰 熊助國 陳竹安 王建強 官云蘭 楊俊 高金龍 陳明華 華啟和 吳小龍 何建華 李德平 金兵 虞新勝 汪曉鶯 李斌 程桂婷 王省民 吳信民 湯洪志 龔育齡 楊亞新 黃臨平 鄧居智 劉義保 湯彬 劉慶成 王 蕾 徐洪珍 艾菊梅 蔣年德 陸玲 王 強 高永平 李祥 魏振華 戴晟暉 何月順 黃鄉(xiāng)生 魏 雄 羅先喜 李躍忠 劉金輝 邱淑芳 樂勵華 顏七笙 鄒自力 徐躍進 歐陽霞 吉植強 王學剛 韋紅鋼 李尋 趙素芬 陳功新 徐衛(wèi)東 高柏 劉亞潔 李金軒 王光輝 張衛(wèi)民 花明 孫占學 陳留勤 戴朝成 朱志軍 郭國林 徐步朝 張國慶 姜勇彪 李滿根 王 勇 王正其 張樹明 彭花明 時國 巫建華 劉帥 李光來 葉長盛 劉平輝 胡寶群 吳仁貴 謝財富 劉成東 祝民強 林子瑜 夏 菲 潘家永 聶逢君 郭福生 侯增謙

一.導師簡介

侯增謙,研究員,1961年 6 月生,河北省人,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08年受聘江西省“井岡學者” 東華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1982年畢業(yè)于河北地質學院地質系,1985年.1988年在中國地質大學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3-1994在日本地質調查所任客座研究員。目前兼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中國大洋鉆探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特邀編委.《礦床地質》副主編.《地質論評》.《中國地質》.《巖石礦物學雜志》.《現(xiàn)代地質》編委等職。1992年曾獲中國地質學會“金錘獎”,1996年入選人事部等7部委“跨世紀人才工程”,2006 獲第三屆黃汲清青年科技獎。

20多年來,他和合作者發(fā)表論文228篇,SCI收錄73篇(第一作者28篇);在國際學術期刊主編英文專集3部,出版專著7部;SCI論文引用778次,他引566次,CSCD論文引用1626次,他引1136次;曾獲第六屆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和第三屆黃汲清青年科技獎等獎項。

二.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1. Hou Z.-Q., Cook N., 2009, Metallogenesis of the Tibetan Collisional Orogen: 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re Geology Reviews,36: 1-28 (SCI).

2. Hou Z.-Q., Qu X.-M., Rui, Z.-Y., Meng, X.-J., Gao Y.-F., 2009, The Gangdese Miocene porphyry copper belt generated during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 in the Tibetan orogen. Ore Geology Reviews, dx.doi.org/10.1016/j.oregeorev.2008.10.007 (SCI).

3. Hou Z.-Q., Tian S.-H., Xie Y.-L., et al., 2009, The Himalayan Mianning-Dechang REE belt associated with carbonatite-alkalic complex in the eastern Indo-Asian collision zone, SW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s, dx.doi.org/10.1016/j.oregeorev.2008.12.001 (SCI).

4. Hou Z.-Q., Zaw Khin, Rona Peter, Li Y.-Q., Qu X.-M., Song S.-H., Peng L.-G., Huang J.-J., 2008, Geology, fluid inclusions and 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Baiyinchang Pipe-Style Volcanic Hosted Massive Sulfide Cu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evidence for sub-seafloor Replacement and Fluid Mixing. Economic Geology, 103: 269-292 (SCI).

5. 侯增謙,宋玉財,李政,王召林,楊志明,楊竹森,劉英超,田世洪,何龍清,陳開旭,2008.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帶Pb-Zn-Ag礦床新類型:成礦基本特征與構造控礦模型. 礦床地質,27:123-144.

6. 侯增謙,田世洪,謝玉玲,袁忠信,楊竹森,楊志明, 尹淑蘋, 費紅彩,鄒天人,李小渝,2008. 川西冕寧-德昌喜馬拉雅期稀土成礦帶:礦床地質特征與區(qū)域成礦模型. 礦床地質,27:145-176.

7. 侯增謙,王二七,2008. 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成礦作用主要研究進展. 地球學報,29:275-292.

8. Hou Z-Q, Xie Y-L, et al., 2007, Yulong deposit, East Tibet: A high-sulfidation Cu-Au porphyry Cu deposit in the eastern Indo-Asian collision zone.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s,49: 235-28 (SCI).

9. Hou Z-Q, Pan Guitang, Mo Xuanxue, Xu Qiang, Hu Yunzhong,Li Xingzhen,2007, The Sanjiang Tethyan metallogenesis in S.W. China: tectonic setting, metallogenic epoch and deposit type. Ore Geology Reviews, 31 (1-4): 48-87 (SCI).

10. Hou Z.-Q., Yang Z-S., et al., 2007, Geo-fluid mapping in the Tongl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Paleozoic Submarine Hydrothermal System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East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81(5): 833-860 (SCI).

11. Hou Z.-Q., 2007. Metallogenesis of the Tibetan collisional oroge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8(S1): 243-244. (SCI) Hou Z.-Q., Tian Shihong, Yuan Zhongxin, Xie Yuling, 2006,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zone carbonatites in Western Sichuan, SW China: petrogenesis, mantle source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44: 234-250 (SCI).

12. Hou Z-Q., Zeng P-S., Gao Y.-F., 2006, The Himalayan Cu-Mo-Au mineralization in the eastern Indo-Asian collision zone: constraints from Re-Os dating of molybdenite. Minerlium Deposita, 41: 33-45 (SCI).

13. Hou Z.-Q., Chen Wen, Lu Jiren, et al, 2006, Eruption at ~259 Ma of the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 in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SW China: Evidence from Laser Microprobe 40Ar/39Ar dat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80: 804-808 (SCI).

14. Hou Z-Q., Lu Jiren, Lin Shengzhong, 2006, Heterogeneity of a Plume Axis: bulk-rock 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picrites and basalts in the Emei Large Igneous Province, SW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48: 1087-1112. (SCI).

三.公開出版專著與教材

1. 侯增謙.韓發(fā).夏林圻.張綺玲等,2003,現(xiàn)代與古代海底熱水成礦作用. 地質出版社:北京, 423p

2. 侯增謙.楊岳清.王海平.曲曉明.黃典豪等,2003,西南三江義敦島弧造山過程與成礦系統(tǒng). 地質出版社:北京, 345p

3. 侯增謙.侯立緯.葉慶同.劉福祿.唐國光,1995, 三江義敦島弧火山作用與火山成因塊狀硫化物礦床. 地震出版社:北京

4. 潘桂棠.徐強.侯增謙等, 2003,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形成演化與成礦系統(tǒng). 地質出版社:北京 430p.

5. 段錦蓀.侯增謙等,2000, 滇西昌寧-孟連多金屬成礦帶地質. 地質出版社:北京,

6. 莫宣學.路風香.沈上越.朱勤文.侯增謙.楊開輝等, 1993,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與成礦. 地質出版社:北京

7. Ancient and Modern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Eds. by Peter Rona (美) and Zengqian Hou, In Exploration and Mining Geology , 1999,Vol.8,No.3/4

8. Mineral Deposits in South China. Eds. by Khin Zaw (澳), and Stephen Peters(美), N. Cook, and Zengqian Hou, In Ore Geology Reviews , 2006.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劉曉東 教授

1982年7月畢業(yè)于原華東地質學院.同年留校任教。獲南京大學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博士學位。歷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院長助理等職;2004年5月任東華理工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1999年受聘為教授,主要從事鈾、金礦床地質、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和礦物材料的科研、教學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參加國際合作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20多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出版學術專(譯)著3本,國內外刊物發(fā)表論文60多篇。曾赴日本、瑞典從事研究工作,多次參加援外專家組工作,并應邀赴國外組織或參加過二十多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F(xiàn)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3年起受聘為國際原子能機構咨詢專家。兼任核資源與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廢物地下處置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江西省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

出生年月: 1963.02.07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xdliu@ecit.cn

教育經(jīng)歷:

1.1978.10-1982.07 原華東地質學院地質系學習 獲學士學位

2.1997.08-1998.09 原日本動燃團參加培訓

3.2000.09-2005.12 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 獲博士學位

4.2007.07-2007.08 英國牛津大學參加培訓

5.2009.06-2009.11 瑞典Geodevelopment AB 從事研究工作

工作經(jīng)歷:

1.1982.08-1990.02:原華東地質學院測試中心工作

2.1990.03-1990.12:興城中日地質合作隊工作

3.1991.01-: 東華理工大學工作

研究領域:

1.鈾礦地質

2.高放廢物地質處置

社會任職:

1.核資源與環(huán)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主任

2.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

3.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廢物地下處置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

4.江西省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庫粘土巖預選場址的調查研究, 國防科工委項目, 主持人

2.放射性核素晶態(tài)陶瓷固化技術研究, 科技部項目, 主持人

3.中國中新生代鈾成礦作用研究, 中國核工業(yè)地質局項目,主持人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Bentonite as Engineered barriers for China’s High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國際原子能機構CRP 項目 13183/R0 主持人

2.Exploration Techniques and Prospecting for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Ordos Basin

國際原子能機構TC項目 CPR3/007 執(zhí)行單位負責人

3.高放廢物緩沖回填材料特性研究···,國防基礎研究項目,主持人

4.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研究,中俄科技合作計劃項目,主持人

論文專著:

1.福建碧田金銀銅礦床冰長石的Ar/Ar年齡,地質論評,v.51(2),2005.3

2.緩沖/回填材料-內蒙古高廟子膨潤土性能研究,原子能出版社CNIC-01922, 2007.12

3.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in Mesozoic – Cenozoic Era in China,

URAM-2009 Proceedings, IAEA CN-175 2009.06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郭福生 教授

郭福生,1962年生,江西省寧都縣人。博士,教授,東華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歷任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地質教研室副主任、地質系主任、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院長、人事處長、組織部長、校長助理等職。長期從事沉積巖、區(qū)域地質、自然地理、地貌景觀與旅游開發(fā)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講《沉積地質學》、《高等地質學》、《現(xiàn)代地層學》、《旅游地學》、《旅游資源規(guī)劃與開發(fā)》、《普通地質學》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近5年培養(yǎng)博士生1名、碩士生16名。

2006年被評為江西省首批“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2003年被評為江西省首批“省級教學名師”,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先后被評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3年),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4年),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江西省師德標兵(2004年),江西省優(yōu)秀教師(2001年),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1年),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西省碩士學位獲得者(2001年),全省高校又紅又專學科帶頭人(2001年)

出生年月: 1962.12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fsguo@263.net

教育經(jīng)歷:

1979-1983 中山大學,區(qū)域地質專業(yè),獲學士學位;

1992-1996 華東地質學院,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專業(yè),獲碩士學位;

2000-200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3-現(xiàn)在,在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工作。

研究領域:

沉積學、區(qū)域地質與鈾成礦規(guī)律、地貌景觀與旅游開發(fā)

社會任職:

丹霞地貌與旅游開發(fā)研究會理事、江西省地質學會理事、江西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會理事。

獲獎情況:

1.“華南震旦-寒武紀沉積-構造-成礦作用耦合研究”獲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2009年;

2.“龍虎山旅游資源特色及科普展示研究”獲江西省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9年;

3.“龍虎山旅游地學實習基地建設”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8年12月;

4.“普通地質學多媒體和網(wǎng)上教程的研制與應用”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

5.“普通地質學”獲省級優(yōu)質課程獎(相當于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2003年;

6.“資源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案例研究”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2005年2月(夏菲、郭福生、祝民強、彭花明、李滿根)。

7.“揚子地塊東段前寒武紀地殼演化與鈾金成礦遠景研究”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排名第二,1999年;

8.“江山實習基地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四,1993年。

9.“寶石欣賞”獲江西省高校多媒體課件比賽三等獎(相當于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三,2002年;

10.“構造地質學”獲省級優(yōu)質課程獎(相當于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1998年。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西下寒武統(tǒng)地震事件沉積及其構造意義(項目批準號41072077),53萬元,2011-2013年。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聯(lián)合資助重點項目),青藏高原東-北緣新生代Pb-Zn-Cu-Ag成礦系統(tǒng)及發(fā)育機制.經(jīng)費50萬元(項目批準號 U0933605,總經(jīng)費170萬元)。2010-2013年。

3.中國地質調查局區(qū)域地質調查項目,江西1∶5萬陀上、鹿岡、樂安縣幅區(qū)調(基[2010]礦評01-15-11),2010-2012年,540萬元。

4.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調項目.青海沱沱河-玉樹地區(qū)大型逆沖推覆構造與Pb-Zn-Ag成礦作用研究.經(jīng)費60萬元(項目編碼:1212010818096,總經(jīng)費300萬元)。2008-2010年。

5.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2008)年規(guī)劃項目,龍虎山丹霞地貌景觀類型及其成因研究,08YJ72,2008-2010,項目負責人。

6.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2009)年規(guī)劃項目,龍虎山旅游地學資源特色及可持續(xù)開發(fā)研究.2009-2011,4000元,項目負責人。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江西省丹霞地貌形成機制及其旅游景觀特色研究,2004-2006年。

2.地質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寒武系大陳嶺組沉積異常與古海嘯的關系,2006-2007年。

3.江西省科技廳科技制作項目“江西省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展示系統(tǒng)”,2001-2002年。

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招標立項課題.龍虎山和龜峰丹霞地貌的典型獨特性研究,2008-2009年。

5.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江西龍虎山地貌景觀形成機制與景觀保護研究”,2002-2003年。

6.中國核工業(yè)地質局280所,四川盆地中南部中生代沉積演化與鈾成礦條件研究,2005-2006年。

7.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項目,江西龍虎山地質遺跡及其多媒體展示,2007年。

8.鷹潭市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仙水巖地貌景觀發(fā)育規(guī)律及保護措施研究.2006-2007年。

9.江西龍虎山風景旅游區(qū)管理委員會,龍虎山-龜峰申報中國丹霞地貌世界遺產(chǎn)綜合報告編寫,2007-2008年。

10.龍虎山風景旅游區(qū)管委會,龍虎山-龜峰丹霞地貌特征與多媒體展示.,2005年。

論文專著:

1.郭福生著.浙江江山古生代沉積演化及其構造控制.北京:地質出版社,2008年2月.

2.郭福生著.大別造山帶地殼組成演化與鈾金成礦背景.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9年2月

3.郭福生主編.江山地質概論及區(qū)域地質調查實習指導書(第二版).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年7月。

4.辜駿如 郭福生 夏菲主編.鈾礦資源技術經(jīng)濟學.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10月.

5.周維勛 郭福生譯.世界鈾礦床錄.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0年12月.(執(zhí)筆翻譯16萬字)

6.彭花明 夏菲 郭福生 等編.寶石學.原子能出版社,2006年.

7.郭福生主編.地球科學概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9月.

8.GUO Fusheng, ZHU Zhijun, HOU Zengqian, YAN Zhaobin and GUO Guolin.Mixing Deposition of Upper Carboniferous in Jiangshan, Zhejiang Province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0, 84(2): 269~279.(SCI檢索)

9.GUO Fusheng, LIU Linqing.Landscape Features And Origin Of Danxia Landform Of Mt.Longhushan in Jiangxi, China.IN: ZHANG Henry, ZOU Xiaoming, XIONG Guobao eds.2009 Geology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2009.11.183-185.ISBN:978-1-921712-01-2.( EI檢索)

10.郭福生,姜勇彪,劉林清,張策.江西廣豐盆地白堊紀紅層及丹霞地貌景觀發(fā)育特征.世界的丹霞(第一屆丹霞地貌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9,261-266.

11.郭福生, 劉林清, 楊志等.江西省丹霞地貌發(fā)育規(guī)律及旅游區(qū)劃研究.資源調查與環(huán)境,2007,28(3):214-222

12.郭福生、劉林清、花明、葉張煌.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觀資源區(qū)劃與"雙紅旅游區(qū)"芻議.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5(4)

13.Guo F, Qin X, Pan J, et al.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ocks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in Mangsha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5,69 (10).(SCI檢索)

14.Guo Fusheng, Sun Zhanxue, Peng Huming, Pan Jiayong, and Du Yangsong.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carbonate rocks in Jiangshan, Zhejiang,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Geochim.Cosmochim.,2004,68(11S):A352.(SCI檢索)

15.Guo Fusheng et al.On th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origin of Danxia landform of Mount Dragon and Tiger in Jiangxi, china.In: Zhao Xun ed.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parks.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 228-231.

16.郭福生等.浙江江山石炭—二疊系碳酸鹽巖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地球化學,2004, 33(1).

17.郭福生等.浙江江山藕塘底組陸源碎屑與碳酸鹽混合沉積特征及其構造意義.沉積學報,2004,22(1).

18.郭福生,彭花明,鄒曉明.等.龍虎山風景區(qū)科普旅游功能開發(fā)的研究.雙休日(旅游文化與經(jīng)濟論壇),2004,(11):7-10

19.Guo Fusheng et al.Palaeozoic tectonic palaeogeography of Cathaysia in eastern Zhejiang and northern Fujian,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3,27(1):24-32.

20..郭福生等.一種特殊類型硅質巖的特征與成因研究.地學前緣,2003,10(4).

21.郭福生等.混合沉積、混積巖和混積層系的討論.地學前緣,2003,10(3).

22.郭福生等.沙漠環(huán)境的時空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探討.世界地質,2003,22(2):152-156

23.郭福生等.浙江江山寒武系碳酸鹽巖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探討.地層學雜志,2003,27(4).

24.郭福生等.從動力地質作用原理探討沙漠化成因.資源調查與環(huán)境,2003,24(3):157-166.

25.GUO Fusheng,Xia Fei, Peng Huaming, Du Yangsong .Tectonics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central China ,GEOTECTONCA et METALLOGENIA, 2002,26(1-2):52-62.

26.GUO Fusheng and DU Yangsong.Crust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Continental Dynamics, 2000,5(1):49-58.

27.郭福生等.淺談我院開設《地球科學概論》公共基礎課的實踐與體會.中國地質教育,2000,(1)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聶逢君 教授

湖南祁陽人,教授,博士后,現(xiàn)任東華理工大學副校長,沉積礦產(chǎn)地質研究所所長,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國防科工委優(yōu)秀博士,美國AAPG會員,國際沉積學會(IAS)會員,中國地質學會會員,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會員,學校碩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兼職博導。

2006年以來,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核工業(yè)總公司.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產(chǎn).學.研相結合部門的國家級.省部級以上那個課題8項,總結費達411萬。其中,在研5項,結題6項,兩項經(jīng)專家鑒定,分別達到國際先進及國內領先水平,取得顯著經(jīng)濟效益。撰寫專著論文共17篇(部)。共主講本科生課程6門,研究生課程2門,培養(yǎng)研究生10名。

出生年月: 1962.8.19

學位:博士研究生

職稱:教授

Email:niefj@ecit.edu.cn

教育經(jīng)歷:

1980-1984: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本科

1986-1989:中國地質科學院——碩士

1997-200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

2000-2002: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經(jīng)歷:

1984-1986: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助教

1989-1997: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講師

1997-2002: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副教授

2002-現(xiàn)今: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

鈾礦地質學與沉積學

煤.油氣勘探地質學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 主持核工業(yè)地質局“巴音戈壁盆地構造演化.沉積體系與鈾成礦條件研究”,2010-2011,經(jīng)費30萬,在研;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二連盆地古河道砂巖鈾礦成礦機理研究”,2010-2012年,經(jīng)費46萬,在研;

3. 主持中國地質科學院外協(xié)項目:“羅布泊盆地第四系粘土礦物特征與成鹽環(huán)境研究”,2009-2011年,預計經(jīng)費45萬,在研;

4. 主持核工業(yè)地質局“十一五”重點項目“中新生代外生鈾礦床成礦作用研究 ,2008-2012(經(jīng)費100萬);在研;

5. 主持核工業(yè)243大隊項目:內蒙古通遼地區(qū)地浸砂巖鈾礦目的層沉積體系與鈾成礦條件研究,2010-2012,合同經(jīng)費75萬,在研;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6. 主持核工業(yè)總公司208地質大隊項目:“內蒙古二連盆地努和廷泥巖型鈾礦成礦機理與控礦因素研究”,(經(jīng)費30萬)2009-2010,已結題;

7. 主持核工業(yè)總公司金興礦業(yè)公司項目:“尼日爾特吉達地區(qū)鈾礦控礦因素與成礦預測研究”,2008-2009,到賬經(jīng)費35萬,已結題;

8. 聯(lián)合主持核工業(yè)總公司“十一五”重點項目“二連——巴音戈壁盆地成礦環(huán)境與控礦因素研究”,2006-2008(到賬經(jīng)費30萬),結題;

9.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熱流體活動在砂巖中的響應與水-巖作用機理”(編號:40376043),2004(到帳10萬),已結題;

10. 主持核工業(yè)總公司項目:“二連盆地中西部中新生代地層對比研究”,2004-2005(到帳22萬),已結題;

11. 主持勝利油田項目:“濟陽斷陷湖盆地下流體.巖漿作用對儲層成巖及儲集條件的影響”,2006-2007(到帳45萬),已結題;

論文專著:

1. 聶逢君,陳安平等,2010,二連盆地古河道砂巖型鈾礦,北京:地質出版社.

2. 聶逢君(獨著),珠江口盆地西部層序地層及油氣輸導系統(tǒng)(英文版),2003,北京:地質出版社.

3. 合編(主編:王華),2008,層序地層學基本原理.方法與應用,研究生系列教材,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4.聶逢君,林雙幸,嚴兆彬等,2010,尼日爾特吉達地區(qū)砂巖中鈾的熱流體成礦作用,地球學報,(出版中).

5.聶逢君,姜美珠,李思田,2010南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氣輸導系統(tǒng)研究,石油實驗地質(編輯中).

6. Nie Fengjun., G. Chi, S. Li, F. Xia, K. Wu, M. Jiang,2009,Responses of Reservoir Sandstone to Hydrothermal Fluid: an Example from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press.

7. Nie Fengjun , A. Chen , K. Shen , Z. Yan , M. Jiang, 2009, Interlayered Oxidation 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in Sandstone: a Case from Bayanwula,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IAEA2009 Symposium, Abstract.

8. Nie Fengjun , A. Chen , K. Shen , Z. Yan , M. Jiang, 2009, Interlayered Oxidation Mineralization of Uranium in Sandstone: a Case from Bayanwula, Erlian Basin, Inner Mongolia,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in press.

9. 聶逢君,劉成東,張守鵬等,2009,勝利油田東營凹陷流體-砂巖相互作用期次及其識別標記,沉積學報,Vol.27, No. 2,191-201.

10. 張成勇,聶逢君,劉慶成,2010,二連盆地巴彥烏拉地區(qū)砂巖鈾礦目的層測井曲線響應分析,鈾礦地質,.Vol.26,No.2, 111-118.

11. 凡秀君,聶逢君,陳益平,王維,2008,二連盆地巴彥烏拉地區(qū)砂巖型鈾礦含礦地層時代與古地理環(huán)境探討,鈾礦地質,Vol24(3):150-154.

12. 聶逢君,陳安平等.2007.內蒙古二連盆地早白堊世砂巖型鈾礦目的層時代探討.地層學雜志, 31(3):272-279.

13.聶逢君,夏菲,姜美珠,2007,盆地中熱流體-巖石相互作用研究概述,東華理工大學學報,30(2):1-7.

14. 朱志軍, 聶逢君, 胡青華,2007, 江西省德興礦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綜合評價分析,東華理工學院學報, vol.30, no.14,332-336.

15.Fengjun Nie, Guoxiang Chi, Sitian Li, 2007,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Porosity Enhancement in Sandstones: An Example from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2007 CSPG CSEG Convention, Calgary, Alberta, Canada.

16.胡青華,聶逢君等,2006,古地磁在劃分地層中的方法及應用,鈾礦地質,V.22, No.6, 365-374.

17. 郝紅蕾, 聶逢君, 饒明輝, 章衛(wèi)星,2006, 浙江江山藕塘底組沉積相分析及層序劃分,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20(3),227-231.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潘家永 Pan Jiayong

出生年月:1967年3月

職稱職務:教授.院長

學科專業(yè):地球化學

研究方向:礦床地球化學,環(huán)境地球化學

聯(lián)系方式: 電話: 0794-8258935 傳真:0794-8258309

Email: jypan@ecit.edu.cn

簡歷

1988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化學系并獲地球化學學士學位;1991年6月獲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學碩士學位;1991年7月-1999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從事礦床地球化學與環(huán)境地球化學研究;1999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獲地球化學博士學位;1999年-2001年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到東華理工大學工作。

近年來一直從事礦床地球化學與環(huán)境地球化學研究,完成了‘低溫地球化學’.‘粵西金礦成礦規(guī)律’.‘湘中-湘西大面積低溫成礦作用’.“華南Pc-C過渡期硫酸鹽-硫化物地球化學與生物-環(huán)境演化”等?。ú浚┘壱陨险n題10余項。

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方樹泉獎學金’,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博士院長獎學金’,2000年獲南京大學‘優(yōu)秀博士后’稱號;‘華南Pc-C過渡期硫酸鹽-硫化物地球化學與生物-環(huán)境演化’獲2006年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同位素技術在資源與環(huán)境中的應用研究’獲2009年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華南震旦系-寒武紀時期沉積-構造-成礦作用耦合研究’獲2010年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先后在《Geochim. Cosmochim》.《中國科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00多篇。

現(xiàn)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入選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教學情況

碩士研究生導師,承擔地球化學.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

主講本科生《同位素地質學》.《應用地球化學》.《環(huán)境地球化學》等課程;

主講研究生《同位素地球化學》.《礦床地球化學》.《現(xiàn)代地球化學》等課程。

近5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疆511鈾礦床硒的賦存狀態(tài)與富集規(guī)律(40872072)

2.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華南高碳黑色巖系硫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及其成礦效應’之子課題(40638042):華南高碳黑色巖系硫的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

3.中國地質調查局礦調項目:江西玉華山火山盆地礦產(chǎn)資源遠景評價

4.核工業(yè)地質局項目:‘中國中-新生代鈾成礦作用’之子課題:中國中-新生代鈾礦床時空結構研究

5.全國危機礦山項目:相山鈾礦床成礦規(guī)律總結

6.江西省地礦局項目:江西金溪鉬(銅)礦床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

近5年發(fā)表的論著

1 Pan J Y et al., Study on sulfur isotopes in rain water in Nanchuang, China. Geochim. Cosmochim. 2008,72 (12) :721

2 F. XIA, J-Y. PAN , D-S. MA. The origin and sulphur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Cambrian barite deposits in East Guizhou, China. Geochim. Cosmochim.2008,72 (12)

3 F. XIA, J-Y. PAN , D-S. MA. Lead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lead source in black rock series of early Cambrian from southeast Guizhou, China. Geochim. Cosmochim. 2007,70 (18): 712-715

4 Pan JY, Ma DS, Lehmann B, et al. Paleoenvironmental study of Doushantuo Formation: Insights of trace element and carbon isotope Geochim. Cosmochim.2006,69 (10): A535-A535

5 Pan JY, et al . EPMA study of polymetallic Ni-Mo mineralisation in Lower Cambrian black shales of South China. Geochim. Cosmochim. 2004, 68(11s): A296

6 Pan JY, et al.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rock series from northwestern Hunan, South Chin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4 14(1):51-58

7 潘家永等. 內蒙巴音戈壁盆地砂巖型鈾礦中硒礦物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礦物學報,2009,29(1)

8 郭國林,潘家永,劉曉東等,贛東北蛇紋巖中鉻尖晶石特征及其形成環(huán)境,地質與勘探,2008,44(5):53-57

9 韓善楚,潘家永,郭國林等,躍進溝銅多金屬礦床成礦元素賦存特征研究,東華理工大學學報,2008,31(1):15-20

10 樂淑葵,潘家永,陳益平等,南昌市雨水和湖水硫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地球與環(huán)境,2007,35(4):297-302

11 潘家永等,下莊鈾礦床流體包裹體地球化學研究,鈾礦地質 , 2007, 23(5): 257-261

12 陳益平,潘家永,胡凱等,貴州遵義鎳-鉬富集層中獨居石的發(fā)現(xiàn)及成因意義,巖石礦物學雜志,2007,(4)

13 王正其; 潘家永; 曹雙林等. 層間氧化帶分散元素錸與硒的超常富集機制探討——以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層間氧化帶砂巖型鈾礦床為例,地質論評, 2006,52(3):358~362

14 陳益平; 潘家永; 夏菲等. 華南下寒武統(tǒng)鎳鉬礦層中銅鉛鋅礦物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 東華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6年 01期

15 謝貴珍; 潘家永; 趙曉文等. 兩類建筑裝飾材料中的放射性污染 中國輻射衛(wèi)生 , 2006年 01期

16 謝貴珍; 潘家永; 趙曉文等. 華南下寒武統(tǒng)石煤的放射性污染探討 能源環(huán)境保護 , 2006(1)

17 潘家永等.華南Pc-C過渡期深水相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記錄. 地球學報, 2005,26:182-185

18 潘家永等.湘西北下寒武統(tǒng)鎳-鉬多金屬富集層鎳與鉬的賦存狀態(tài)研究.礦物學報2005,25(3):285-288

19 陳少華,潘家永,夏菲等,湘中龍山金-銻礦床氧同位素負異常的發(fā)現(xiàn)及找礦意義,礦物學報2005,25(3):295-298

20 郭國林. 潘家永. 劉成東等.電子探針化學測年技術及其在地學中的應用. 東華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28(1):39-42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姓名:夏 菲 教授

出生年月: 1968.07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xf730@163.com

教育經(jīng)歷:

博士:2002-2005,南京大學,專業(yè):地球化學

碩士:1996-1999,華東地質學院,專業(yè):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

學士:1988-1992,華東地質學院,專業(yè):放射性地質與勘探

工作經(jīng)歷:

起止年月

工作(學習)單位

從事專業(yè)

職稱職務

2006.07-現(xiàn)在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礦物巖石學、鈾礦地質學

教授、書記

2002.07-2006.07

東華理工學院地球科學系

礦物巖石學、鈾礦地質學

副教授

1997.07-2002.07

華東地質學院地球科學系

礦物巖石學

講師

1992.07-1997.07

華東地質學院地球科學系

礦物巖石學

助教

研究領域:

① 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礦床學、鈾礦地質學)

② 地質學(礦物巖石礦床)

③ 地球化學(礦床地球化學、環(huán)境地球化學)

社會任職:

2007,江西省地質學會副秘書長

2004,江西省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委員

2004,江西省科技項目評估咨詢專家

1994,中國地質學會會員

獲獎情況:

1.江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華南Z-∈時期沉積-構造-成礦作用耦合研究”,2009.12

2.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華南Pc-C過渡期硫酸鹽-硫化物地球化學與生物-環(huán)境演化”,2006.12

3.江西省優(yōu)秀教師,2007.9

4.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9.7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酸雨來源的硫同位素示蹤研究”( 40963004),2010-2012

2.中國地質調查局,“江西玉華山火山盆地礦產(chǎn)遠景調查”,2010-2012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 中國核工業(yè)地質局項目子項,“相山鈾礦田深部礦體礦石物質組分研究”,2008-2009

2. 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項目,“相山鈾礦田火成巖中捕擄體研究”,

2007-2010

3.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華南下寒武統(tǒng)重晶石礦床硫同位素組成研究”(060608),2006-2008

論文專著:

1. 夏菲,郭福生,彭花明. 鈾礦床礦山技術經(jīng)濟參數(shù)的研究.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01, 20(5):53-56.

2.夏菲,孫占學,徐輝. 鈾礦床動態(tài)技術經(jīng)濟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02, 21(1):52-56.

3.夏菲. 鈾礦床技術經(jīng)濟評價中財務評價的動態(tài)分析法.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03,22(1):71-74.

4. 夏菲,郭福生,彭花明等. 用Visual Foxpro 6.0實現(xiàn)盈虧平衡自動化.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04,23(4):68-69.

5. 夏菲,馬東升,潘家永等. 天柱大河邊與玉屏重晶石熱水沉積成因的鍶同位素證據(jù). 科學通報,2004,49(24):2593-2596.

6. Xia Fei,Ma Dongsheng,Pan Jiayong, et.a(chǎn)l. Strontium isotopic signature of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from Early Cambrian barite deposits in east Guizhou,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 49(24):2632-2636 (SCI)

7. 夏菲,馬東升,潘家永等. 天柱大河邊重晶石礦床鉛同位素特征及來源探討. 地球化學,2005,34(5):501-507

8. 夏菲,馬東升,潘家永等. 天柱大河邊-新晃重晶石礦床礦物及其組合特征的電子探針研究. 礦物學報,2005, 25(3):289-284

9. 夏菲,郭福生,張寶友等. 基于Visual Foxpro 6.0敏感性分析自動化. 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05, 24(9):113-114

10. F. XIA, J-Y. PAN , D-S. MA, S-L .CAO. Lead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lead source in black rock series of early Cambrian from southeast Guizhou,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6,70 (18): 712-715 . (SCI)

11. F. XIA, J-Y. PAN , FAN. XIA , D-S. MA AND Z-X. SUN, EMP Study of Early Cambrian Barite Deposits in East Guizhou,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7,71 (18): 1130-1132 . (SCI)

12. F. XIA, J-Y. PAN , FAN. XIA , F-S. GUO AND Z-X. SUN,The origin and sulphur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Cambrian Barite Deposits in East Guizhou,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8,72 (12): 1041-1043 . (SCI)

13. F. XIA, J-Y. PAN , FAN. XIA , D-S. MAO AND Z-X. SUN,The rare earth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icolite of Early Cambrian Barite Deposits in East Guizhou, China.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9,73 (13): A1258 . (SCI)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林子瑜 教授

林子瑜,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83年畢業(yè)于華東地質學院(現(xiàn)東華理工大學)地質系放射性普查與勘探專業(yè),主持和參與完成地質礦產(chǎn)與資源環(huán)境科研項目近二十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研究方向為礦產(chǎn)地質與地質信息技術。

出生年月: 1962.10

學位:學士

職稱:教授

Email:zylin@ecit.edu.cn

教育經(jīng)歷:

1983年畢業(yè)于華東地質學院(現(xiàn)東華理工大學)地質系放射性普查與勘探專業(yè)

工作經(jīng)歷:

1983.7-1989.10,核工業(yè)華東地勘局268地質大隊,工程師;1989.11-2002.6,核工業(yè)地質局270研究所,高級工程師;2002.7-今,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

鈾礦地質、遙感地質、地質專題GIS

獲獎情況:

核工業(yè)地質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江西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江西省地礦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2010.8-2012.7,全球地質礦產(chǎn)與資源環(huán)境衛(wèi)星遙感“一張圖”工程之:歐洲地質礦產(chǎn)與資源環(huán)境衛(wèi)星遙感“一張圖”工程,國土資源部項目,項目執(zhí)行。

2009.1-2011.12華夏-揚子板塊結合帶北東段的形成與破壞及其成礦作用(江西段),國土資源部項目,主持。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 1989.1-1991.12,遙感在相山——東鄉(xiāng)地區(qū)找礦中的應用,核工業(yè)地質總局項目,核總司科技進步三等獎,參與;

(2) 1992.1-1995.12,贛杭鈾成礦帶東段遙感地質調查,核工業(yè)地質總局項目,主持;

(3) 1996.1-2000.12,贛杭帶重點遠景區(qū)段鈾成礦規(guī)律深入研究,國防科工委項目,主持;

(4) 1998.7-2000.12,江西省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項目,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

(5) 1999.3-2000.12,“南昌市遙感綜合調查”,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項目,南昌市政府招標項目,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

(6) 2001.6-2001.7,贛粵高速公路南康——定南段遙感地質調查,工程項目,主持;

(7) 2001.1-2001.12,內蒙古查干德勒蘇地區(qū)構造地貌空間測量和遙感信息模型識別技術應用研究,核工業(yè)地質總局項目,主持;

(8) 2002.9-2003.9,中國鈾資源地理信息系統(tǒng)框架,院長開發(fā)基金項目,主持;

(9) 2002.4-2007.3,吐哈盆地地浸砂巖鈾礦成礦規(guī)律研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guī)劃(973)項目之專題,參與;

(10) 2003.3-2005.3,江西省地學背景與區(qū)域經(jīng)濟GIS,江西省教育廳項目,主持;

(11) 2005.6-2006.6年,相山鈾礦田多信息集成與融合分析,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項目,主持;

(12) 2005.12-2006.12,相山火山盆地蝕變礦物高光譜填圖試驗研究,江西省科技廳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項目執(zhí)行;

(13) 2006.3-7,加拿大阿薩巴斯卡盆地鈾礦資源潛力評價,上海中融置業(yè)有限公司項目,項目執(zhí)行;

(14) 2007-2008,桃山-諸廣成礦帶鈾成礦系統(tǒng)與勘查選區(qū),核工業(yè)地質總局項目,參與;

(15) 2007-2008,冷水坑地區(qū)多元地學信息平臺框架系統(tǒng),江西省地礦局912地質大隊項目,主持;

(16) 2008-2009,諸廣地區(qū)多元地學信息集成與融合分析,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項目,主持。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祝民強 教授

出生年月: 1964.07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mqzhu@ecit.cn

教育經(jīng)歷:

留學:2005-2006,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研究方向:火星高光譜遙感

博士:1999-2002,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專業(yè):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 研究方向:遙感地質與GIS

碩士:1988-1991,華東地質學院,專業(yè):構造地質,研究方向:鈾成礦構造

學士:1981-1985,華東地質學院,專業(yè):放射性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

工作經(jīng)歷:

起止年月

工作(學習)單位

職稱職務

2010.05?-?現(xiàn)在

東華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教授、書記

2003.12-2010.05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江西省數(shù)字國土重點實驗室

教授、副主任、主任

2002.07-2003.12

東華理工學院?核設施數(shù)字工程實驗中心

副教授、副主任

1998.10-2002.07

華東地質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系

副教授、副主任、主任

1992.07-1998.10

華東地質學院地球科學系

講師

1986.07-1992.07

華東地質學院地球科學系

助教

研究領域:

① 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遙感地質、鈾礦地質)

② 地質學(構造地質、遙感地質、鈾礦地質)

③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遙感與地理信息建模)

社會任職:

2008,江西省遙感信息技術應用協(xié)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

2007,江西省遙感信息技術應用協(xié)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2007,中國遙感應用協(xié)會專家委員

2005,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審專家

2005,中國遙感應用協(xié)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2004,江西省遙感信息技術應用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2004,江西省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委員

2004,江西省科技項目評估咨詢專家

2002,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編委委員

2002,中國遙感應用協(xié)會會員

獲獎情況:

1.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遙感衛(wèi)星中國鈾礦床光譜特征研究與最佳譜段選擇(2009GFJBJ3004-R05)”,2009.12

2.中核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遙感衛(wèi)星中國鈾礦床光譜特征研究與最佳譜段選擇”(2009-3-29-5),2009.11

3.優(yōu)秀國防科技報告,“鄂爾多斯盆地北部早白堊世沉積體系與鈾成礦”(HGF07143-2)

4.江西省優(yōu)秀研究生指導教師(贛教研字[2006]01)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火星快車OMEGA高光譜相對反射率的反演方法與礦物識別研究”(40772200),2008-2010

2.中國核工業(yè)地質局項目子項,“中國中新生代地球動力學背景與鈾成礦作用”2008-2012

3.核工業(yè)北京地質研究院項目,“遙感航放數(shù)據(jù)的集成與模型同化”,2009-2010

4.廣東核工業(yè)地質局二九一大隊項目,“百順礦田深部鈾成礦研究及鈾成礦預測”,2009-2010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中國核工業(yè)地質局項目子項,“康滇地軸重點地區(qū)鈾成礦條件多源遙感識別研究”,2007-2008

2.國家留學基金,“火星快車OMEGA高光譜遙感礦物巖石制圖研究”(2004307S03),2005-2006

3.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鄂爾多斯盆地砂巖型鈾礦多源遙感探測研究”(060611),2006-2008

論文專著:

1.祝民強,周萬蓬,胡全一.火星快車OMEGA高光譜探測礦物組成的新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10,25(7):691-697.

2.Zhu Minqiang, Hongjie Xie and Huade Guan.Algorithm development for Martian atmospheric correction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study of atmospheric profiles.Mars 5, 61-67, 2010

3.祝民強,劉德長,趙英?。鯛柖嗨古璧匾撩寺∑饏^(qū)東部微烴滲漏區(qū)的遙感識別及其意義[J].遙感學報,2007,11(6):882-890.

4.Zhu Minqiang , Hongjie Xie, Huade Guan, Guanglu Zhu.Lithologic unit mapping based on OMEGA_Mars Express data.ISPRS2008, July2-11, 2008, Beijing, China

5.Zhu, M., H.Xie, H.Guan, R.K.Smith, Mineral and Lithologic Mapping of Martian Low Albedo Regions Using OMEGA Data [C].Proceedings of The 37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No.2173.Mar.12-17, 2006, Houston, USA.

6.Zhu Minqiang, Wu Rengui, Yu Dagan.Evidences of Early Oxidation Related to the Sandstone-typ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within Zhiluo Fm.(J2z), Ordos Basin [C].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SGA Meeting, Aug.18-21, 2005, Beijing, China.ISTP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劉成東 教授

出生年月: 1964.9.21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chdliu@ecit.cn

教育經(jīng)歷:

1982.9-1986.7華東地質學院巖礦鑒定專業(yè),本科;1986.9-1989.7攻讀

華東地質學院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專業(yè),碩士;2000.9-2004.6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2000.9-2000.12日本

研修。

工作經(jīng)歷:

1989-1992年:華東地質學院,助教;

1989-1992:華東地質學院講師,地球科學系巖礦實驗室主任;

1998-2004年:東華理工學院副教授,地球科學系地質教研室主任;

2004-現(xiàn)今:東華理工大學教授,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主任。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鈾礦地質和花崗巖成因以及電子探針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社會任職:

中國地質學會會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會員。

獲獎情況:

(1)“簡明光性礦物學電子辭典”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排名第5名。

(2)“巖石學課件”獲江西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009,排名第一。

(3)指導學生獲2009年江西省“挑戰(zhàn)杯”三等獎,因此獲園丁獎。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1)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橫向項目:江山市地質遺跡調查與評價;

(2)江西省教育項目:南昌市區(qū)主要湖泊C同位素特征及其環(huán)境

效應研究;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1)濟陽斷陷湖盆地下流體、巖漿作用對儲層成巖及儲集條件的影響

勝利油田,60-2006-ZS,CO-00018,2006,第二負責人

(2)鈾礦浸出渣礦物學特征研究;核工業(yè)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3)南昌市區(qū)大氣降塵重金屬污染機制研究,江西省教育廳;

(4)諸廣巖體東南部深大斷裂及堿交代作用與富大鈾礦關系研究,

核工業(yè)290研究所;

(5)電子探針和同位素技術在資源與環(huán)境中的應用研究,江西省教育廳。

論文專著:

論文:

(1)奧北諸廣礦區(qū)堿交代巖巖石化學和礦物化學特征及其與鈾成礦

關系,地質與勘探,2010年;

(2)南昌市降塵顆粒物形貌特征和來源電子探針研究,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

(3)諸廣南部鈾礦區(qū)堿交代巖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學研究,東華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

(4)浙江省江山市江郎山地質遺址資源特征及成景機制探討,地球學報,2010年;

(5)The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ourism in

Jiangshan, Zhejiang Provinc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y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ov.2009;

(6)The Paleont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Protection

in Jiangshon,Zhejiang Province.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y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v.2010;

(7)某鈾礦石酸浸過程中的工藝礦物學研究,濕法冶金,2010;

(8)云際礦床鈾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鈾礦冶,2010;

論著:

(1)劉成東,李建紅,梁良等著:贛中地區(qū)金成礦地質條件分析,地質出版社,2003。

(2)劉成東獨著,東昆侖造山帶東段花崗巖巖漿混合作用,地質出版社,2008。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謝財富 教授

出生年月: 1965年9月

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cfxie@ecit.cn

教育經(jīng)歷:

1981年9月-1985年6月在長春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yè)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7年9月-1990年6月在長春地質學院巖石學專業(yè)巖漿巖方向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3年9月-2007年3月,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yè)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5年7月-1987年8月,江西省區(qū)域地質調查研究大隊工作;

1990年6月-2007年7月,國土資源部宜昌地質礦產(chǎn)研究所工作,2001年晉升研究員,1995年5月起任研究室副主任,2002年4月起任研究室主任;

2007年8月-,東華理工大學工作,教授,現(xiàn)任地質調查研究院總工程師。

研究領域:

巖漿巖及相關礦產(chǎn),巖石地球化學與巖石大地構造學,區(qū)域地質調查

獲獎情況:

1995年獲新疆自治區(qū)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2),2010年獲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7)。

參與研究:

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

中國地調局項目“江西1︰5萬陀上、鹿崗、樂安縣幅區(qū)調”(2010-2012)(副負責兼技術負責)地調局項目之子課題“華南花崗巖年代格架與巖漿序列”(主持,2006-2010)

已完成的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南島海西-印支期鎂鐵質侵入巖成因與造山帶形成演化(40572053)(主持,2006-2008)

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中南地區(qū)基礎地質綜合研究(第2負責,2003-2007)

地調局項目子課題:大巴山地區(qū)1∶5萬鎮(zhèn)坪幅等4幅區(qū)域地質礦產(chǎn)調查(主持,2008-2010)

論文專著:

1.謝才富,朱金初,丁式江,等.2006.瓊中海西期鉀玄質侵入巖的厘定及其構造意義.科學通報, 51(16):1944-1954.

2.Xie Caifu, Zhu Jinchu, Ding Shijiang, et al.2006.Identification of Hercynian shoshonitic intrusive rocks in central Hainan Island and its geotectonic implications.Chin.Sci.Bull.,51(20):2507-2519.

3.謝才富, 朱金初, 丁式江, 等.2006.海南尖峰嶺花崗巖體的形成時代、成因及其與抱倫金礦的關系.巖石學報,22(10):2493-2508.

4.謝才富,朱金初,趙子杰,等.三亞石榴霓輝石正長巖的鋯石SHRIMP U-Pb年齡:對海南島海西-印支期構造演化的制約.高校地質學報,2005,11(1):47-57.

5.謝才富,馬昌前,付建明,等.華南過鋁花崗巖與陸殼生長演化,見:肖慶輝等著,中國典型造山帶花崗巖與大陸地殼生長研究,地質出版社,2009,1-118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lián)系方式>>

東華理工大學

添加東華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華理工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東華理工大學報錄比、東華理工大學考研群、東華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東華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東華理工大學專業(yè)目錄、東華理工大學排名、東華理工大學保研、東華理工大學公眾號、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華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華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