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確定要不要考研
為你免費答疑
就業(yè)、考研、考公務員、留學,到底該如何選擇,聽起來,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金融風暴風波未平、就業(yè)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到底是將考研作為緩沖就業(yè)壓力的手段,還是放低身價先投身職場以積累工作經驗,或者“騎驢找馬”等待時機以期拿到理想的offer,或是去競爭公務員那碗“金飯碗”,未必每個畢業(yè)生都能想明白個中道理。在這種情況下,過來人和職場專家、權威人士的現(xiàn)身說法便顯得尤其重要,雖然不可生搬硬套,但拋磚引玉的力量依然能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
在此,我們也將特邀各路精英,其中,既有被保研卻后悔讀研但在校園外活躍度甚高而被知名網絡公司相中的典型才女,也有同時考上清華研究生和國家部委公務員最后情傾后者工作一段時間后再考取國外獎學金留洋的才子;既有在大學時就頗有主見畢業(yè)時堅決放棄考研闖蕩京城的80后女畫家領軍人物,也有力主本科生應該考研目前已在北大攻博的臺灣才俊;既有職場專業(yè)獨特的看法,也有教育界資深人士的權威觀點。我們期待他們的親身經歷和觀點交鋒,能夠給正徘徊于是考研還是就業(yè)之間的你以參考。
從自身情況出發(fā),理性選擇,不要盲目地跟風
當然,更重要的是,無論選擇如何,良好的心態(tài)都應該放在第一位。每個人的學習、經濟等方面的條件是不同的,作何選擇都不應“以眾“,一切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自己的條件,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勢,才能做出理性的抉擇。
無論是選擇考研,出國還是就業(yè),首先都要從自身情況出發(fā),理性選擇,不要盲目地去跟風。比如考研之前一定要問問自己,我為什么考研?是找不著工作而考研,還是想拿個高點的學歷而考研,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想通過考研逃避就業(yè)壓力,這是很不現(xiàn)實的,因為三年后研究生畢業(yè),還是要面對慘烈的求職競爭。如果說是想對所學專業(yè)進行深層研究、想要繼續(xù)提高自己,認識更多的朋友,積淀思想的深度,考研就非常不錯,特別是想將來有所突破,考研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趁著自己學習能力最好的時候去學習是最有利的。
當然,如果發(fā)現(xiàn)有一個相當不錯的工作機會,為什么不直接工作呢?從人生長遠的規(guī)劃角度來講,任何一種選擇本身可能都沒有錯,有時候人生很難重復,一個人很難說在20歲的時候,完全想明白30歲的時候自己要做什么,所以有時候可能自己的選擇其實都不是特別的重要,重要的是當你選擇了之后,你怎么樣用心度過這幾年,然后不斷地調整自我。
不論是考研還是出國,最終都會在就業(yè)關口“會師”
讀完研或者是出過國再就業(yè),肯定會具有某些直接選擇就業(yè)的同學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瀏覽過各大招聘網站的同學應該會發(fā)現(xiàn),很多崗位,其招聘條件之一動不動就是“研究生以上學歷”。這個其實是很正常的,發(fā)達國家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經濟學對這種現(xiàn)象有一種專門的解釋,叫做“教育深化”。簡單來說,就是原本一個專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現(xiàn)在用人單位招了本科生,原本一個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實際卻有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申請該崗位。
自從高校實行擴招以后,上述現(xiàn)象就越來越常見。最后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 “知識失業(yè)”,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有知識的人反而更容易失業(yè)。從最近幾年的就業(yè)數據上可以看出這一點,博士生的就業(yè)率就低于碩士生。
當然,也有很多人在擇業(yè)時會選擇報考公務員。這幾年,公務員的錄取比例極低,一百多萬人報名,最終錄取的也就一萬多,有些崗位的報考錄取比竟會達到數千比一。當年在納粹集中營,蓋世太保用機槍對著猶太人掃射,幸存率估計也會比這個高。
考研和考公務員其實出發(fā)點都是很相似的,穩(wěn)定是關鍵的一環(huán),如果一個人覺得對整個社會的宏觀現(xiàn)象有所洞察,特別是熱衷改變整個中國的很多東西,想做長遠激勵的嘗試的時候,考公務員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如果你覺得自己綜合素質較強,尤其是組織溝通能力強的話,考公務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你也會認為報考公務員存在一定的高風險,但必有高回報,這種現(xiàn)象可能也只是暫時的。就像很多專業(yè)一樣,熱過一陣就會降溫。今年,國家已經啟動對事業(yè)單位的改革,對公務員薪酬體制進行改革也將是大勢所趨。所以,在此強烈提醒大學生:報考公務員有高風險,請比投資考研或出國更加謹慎!
做好規(guī)劃后再考研
是否報考研究生一方面要考慮到就業(y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不要隨波逐流。在決定報考之前還是應該對它有充分的認識,比如和自己的師兄師姐多聊一下,和老師聊一聊,問問他們讀了某個專業(yè)的研究生以后就業(yè)情況怎么樣。進行多方面的了解以后再決定是否考研,因為考研也是一個多方面決策的過程,如果沒有清楚地認識的話,畢業(yè)以后就業(yè)依舊是個問題。應該結合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越早考慮越好。
與過去相比,現(xiàn)在讀研有了更多的機會,比如可以通過調劑的方式去到一個自己相對滿意的學校。有些學生對于調劑的想法是:只要有學校要我,只要是公費,我就去讀研。這一方面顯示了他們對于研究生報讀存在著盲目性,另一方面因為考生復習了很久,最后成績通過了,但是一志愿沒有上去,這個時候心理會很脆弱,他會覺得這個時候只要有學校要我,我就會收回所付出的成本。這個利益只是短時間的,從長遠角度看,這個專業(yè)是不是你喜歡的,以后是否有發(fā)展你還是不清楚,最后還是面臨著很大的就業(yè)壓力問題。
另外要及早明確職業(yè)目標,學生在報考研究生時就應該樹立明確的職業(yè)目標,這樣入學后才能有目標地專注于某一行業(yè)或某一領域,比如在校兩年間從選修課程到實習、參加座談、與校友交流等都向著既定的目標。這就好比是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畫一張地圖,有了這張地圖,走在路上的人心里會很踏實。
最后,咱們一起來看看過來人和職場專家、權威人士的現(xiàn)身說法吧,雖然不可生搬硬套,但拋磚引玉的力量依然能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