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操美女下面在线免费网站,亚州春色,亚洲特级黄色免费网站,色草视频,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一级片网址在线看,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農業(yè)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南京農業(yè)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yè)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yè)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農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yè)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qū)衛(wèi)崗一號  郵編:210095  電話:025-86452323    
 
農學系是我國創(chuàng)立最早的農學系科之一,2000年10月撤系建立農學院。在110年的辦學歷史中,一大批農業(yè)科技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本院任教,包括著名小麥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院長金善寶教授,著名棉花育種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馮澤芳教授,著名數量遺傳和大豆育種家馬育華教授等,還培養(yǎng)了一批知名學者、教育家、企業(yè)家及省市級領導干部。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農學院已經建立了理念先進、層次完整、機制成熟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構筑了結構合理、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術梯隊,形成了誠樸、勤奮、合作、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院風。全院現有教職工171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教授70名,副教授40名。建國以來,農學院已累計培養(yǎng)本??粕?000余人,碩、博研究生3800余人。
 
農學院現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chuàng)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國家信息農業(yè)工程技術中心3個國家級平臺、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4個工程中心。擁有作物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以及2個國家級重點二級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2個江蘇省重點交叉學科(農業(yè)信息學、生物信息學)。設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8個博士專業(yè)、4個碩士專業(yè)、4個本科專業(yè)。獨立設有明天獎學金、英才獎學金、寧粳獎學金和新紀元樹人獎學金等。

  “十五”以來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研究課題400多項,累計研究經費超過5億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成果獎勵15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87項、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1個、軟件著作權75個,制定省頒標準49項,培育出大豆、小麥、棉花、水稻等省農作物新品種61個。


農學院大力拓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領域,先后與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的3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每年接待合作研究與交流人員達150人次以上。


2011年,學校確立了建設世界一流農業(yè)大學的宏偉目標,農學院將秉承“誠樸勤仁”的校訓,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上取得更大的成績,為我國農業(yè)現代化貢獻更大的力量。
 

專業(yè)
一志愿考生復試線 調劑條件 備注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總分≥295,
英語≥38
不接收調劑 農學類、學術型
作物遺傳育種 農學類、學術型
遺傳學 理學類、學術型
作  物 達到國家線 優(yōu)先考慮一志愿生源,本科畢業(yè)學校是985、211或省重點高校的考生。農業(yè)信息學、生物信息學方向需要部分校外調劑生。 專業(yè)學位
種  業(yè) 達到國家線 專業(yè)學位




  教師姓名: 曹衛(wèi)星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最高學歷: 博士
  研究方向: 農業(yè)系統(tǒng)和模擬與預測農業(yè)信息獲取與監(jiān)測農業(yè)信息管理與服務 農業(yè)決策系統(tǒng)集成與開發(fā)
  聯系方式: E-mail: caow@njau.edu.cn 
   
  曹衛(wèi)星,男,教授,博導。
   1989年3月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獲作物學博士學位,
   1989年4月—1994年3月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后及研究科學家,
   1994年4月破格晉升為南京農業(yè)大學教授、博導。

  目前主要從事作物信息技術、作物生理生態(tài)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及部省級科研項目的支持下,取得了突出的學術成果。著重明確了小麥作物的籽粒品質形成規(guī)律、品質生理生態(tài)、品質生態(tài)區(qū)劃及調優(yōu)栽培技術,為優(yōu)質高產專用小麥栽培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基于作物(水稻、小麥)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分析與定量表達,構建了作物生長模擬模型、作物管理知識模型、基于模型和GIS的作物管理決策支持系統(tǒng),實現了作物生長預測與管理決策的精確化和信息化;基于作物反射光譜分析,發(fā)展了作物氮素營養(yǎng)無損監(jiān)測、實時診斷及精確調控的技術體系,促進了作物氮素營養(yǎng)快速診斷與高效管理。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發(fā)表一級學報論文192篇和SCI論文71篇,出版專著4部,主編教材4本,登記國家軟件著作權25項,獲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培養(yǎng)了碩士38名、博士55名及博士后6名。入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教委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省創(chuàng)新學者攀登計劃,以及中國作物學會科技成就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杰出服務獎等。

  近期論著:
   1. Cao W. 1994. Sensitivity of winter wheat phyllochr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gronomy Journal. 86:63-66
   2. Cao, W. 1997. Modeling phasic development in wheat: an integration of physiological componen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29: 163-172.
   3. Cao,W.,Wang, Z., and Dai, T. Changes in levels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s during floret development in wheat genotypes of different spike size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0, 42(10): 1026-1032..
   4. Li, C., W. Cao, and Y. Zhang. Comprehensive pattern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in shoot apex of wheat.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3(3): 273-278.
   5. Cao W, Liu T, Luo W, Wang S, Pan J, Guo W. 2002. Simulating organ growth in wheat based on the organ-weight fraction concept.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5(3): 248-256.
   6. Xue L,Cao W,Luo W,Dai T,Zhu Y.Monitoring leaf nitrogen Status in Rice with Canopy Spectral Reflectance. Agronomy Journal,2004,96(1):135-142.
   7. 朱艷、曹衛(wèi)星、姜東、戴廷波.2003.冬小麥適宜播期和基本苗設計的動態(tài)知識模型研究.中國農業(yè)科學. 36(2): 147-154
   8. 曹衛(wèi)星. 作物系統(tǒng)模擬及智能管理. 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
   9. Tian Y, Zhu Y, Cao W. Monitoring leaf photosynthesis in rice with canopy spectral reflectance. Photosynthetica. 2005.43(3):481-489 (SCI,0.734)
   10. Wang S, Zhu Y, Jiang H,Cao W. Positional differences in nitrogen and sugar concentrations of upper leaves relate to plant N status in rice under different N rates.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5.89:1-11. (SCI,1.243)
   11. Yan D, Zhu Y, Cao W. A quantitative knowledge model for design of growth dynamics in rice.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05. 8:. (SCI,0.316)
   12. Xue lihong ,cao wei-xing,luo wei-hong ,yang lin-zhang , Canopy spectral reflec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practices and their fuzzy cluster analysis, rice science,2005.12(1),2005年3月. 25(1):71-74,,2005年1月,基金:30030090和2003AA209030,BG2004320
   13. 曹靜,朱艷,姚霞,曹衛(wèi)星,李映雪.小麥群體養(yǎng)分指標動態(tài)的知識模型.麥類作物學報. 2005,25(3):47-52.
   14. 程建峰,戴廷波,曹衛(wèi)星*,姜東,稻種資源苗期氮素營養(yǎng)特性的基因型差異,中國水稻科學,2005,19(6):533-538,
   15. 程建峰,戴廷波,曹衛(wèi)星*,姜東,稻種資源苗期氮素營養(yǎng)效率的分類、鑒定與評價,作物學報,2005,31(12)1640-1647,
   16. 戴廷波,荊奇,王勛,曹衛(wèi)星*,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產量與品質的生態(tài)變異研究,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28(2):1-6,
   17. 范雪梅, 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wèi)星*, 花后干旱和漬水下氮素供應對小麥光合和籽粒淀粉積累的影響,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10):1883-1888,2005年10月,基金:30170544和30200166 和BK2002205
   18. 范雪梅,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wèi)星. 花后干旱與漬水下氮素供應對小麥旗葉衰老和粒重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5,42(5):875-879.
   19. 范雪梅,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wèi)星. 花后干旱與漬水下氮素供應對小麥籽粒蛋白質和淀粉積聚關鍵調控酶活性的影響.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5,38(6):1132-1141.
   20. 荊奇,戴廷波,姜東,曹衛(wèi)星. 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的變異及其與面粉品質的關系. 麥類作物學報. 2005,25(2):90-93.
   21. 荊奇,戴廷波,姜東,曹衛(wèi)星. 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的生態(tài)變異及與植株氮轉化的關系研究. 生態(tài)學雜志. 2005,24(7):747-750.
   22. 蘭濤,潘潔,姜東,戴廷波,曹衛(wèi)星.2005.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播期對小麥籽粒產量及品質性狀間相關性的影響.麥類作物學報. 25(4):72-78.
   23. 李衛(wèi)國,朱艷,戴廷波,曹衛(wèi)星.基于生態(tài)效應的水稻籽粒蛋白質含量預測模型研究.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5, 29(4):630-635.
   24. 李衛(wèi)國、朱艷、戴廷波、曹衛(wèi)星.水稻籽粒直鏈淀粉含量的生態(tài)模型研究.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5,16(3):491-495.
   25. 李映雪,朱艷,田永超,尤小濤,周冬琴,曹衛(wèi)星*,小麥冠層反射光譜與籽粒蛋白質含量及相關品質指標的定量關系,中國農業(yè)科學,2005.38(7):1332-1339。
   26. 劉小軍,朱艷,周治國,田永超,曹衛(wèi)星.基于WebGIS的農田生產環(huán)境質量評價系統(tǒng)研究.中國農業(yè)科學,2005.38(3):551-557.
   27. 馬富裕,曹衛(wèi)星,李少昆,朱艷,周治國,鄭重,楊建榮. 棉花纖維品質與氣象因子的定量分析,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11),
   28. 馬富裕,曹衛(wèi)星,張立楨, 朱艷,李少昆,周治國,李存東,徐立華. 棉花生育時期及蕾鈴發(fā)生發(fā)育模擬模型研究.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25(4):626-630.
   29. 潘潔,曹衛(wèi)星,姜東,孫傳范. 小麥穗籽粒數、單粒重及單粒蛋白質含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應.作物學報,2005,31(4):431-437.
   30. 潘潔,戴廷波,姜東,朱艷,曹衛(wèi)星*,基于氣候因子效應的冬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預測模型,中國農業(yè)科學,2005.38(4):684-691,
   31. 潘潔,姜東,戴廷波,蘭濤,曹衛(wèi)星*,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播種期下小麥籽粒品質變異規(guī)律的研究,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5,29(3):457-460,
   32. 潘潔,朱艷,曹衛(wèi)星*,基于頂端發(fā)育的小麥產量結構形成模型,作物學報,2005,31(3):316-322.
   33. 彭漢銀,姚霞,朱艷,曹衛(wèi)星.種植制度知識模型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5,28(2):125-128.
   34. 湯亮,朱艷,嚴定春,曹衛(wèi)星*,冬油菜適宜綠色面積指數動態(tài)設計的知識模型,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28(3),11-15.
   35. 田永超,曹衛(wèi)星,姜東,朱艷,薛利紅. 不同水氮條件下水稻冠層反射光譜與植株含水率的定量關系.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5,29(2):318-323.
   36. 田永超,朱艷,曹衛(wèi)星*,利用葉色特征監(jiān)測小麥葉片的碳氮狀況,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5,29(3):457-460.
   37. 田永超,朱艷,曹衛(wèi)星*,水稻不同葉位層物理結構與冠層反射光譜的定量研究,中國水稻科學,2005,19(2):137-141.
   38. 田永超,朱艷,曹衛(wèi)星*,用冠層反射光譜預測小麥葉片糖氮量及糖氮比,作物學報,2005,31(3):355-360.
   39. 王勛,戴廷波,姜東,荊奇,曹衛(wèi)星*,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下水稻基因型產量形成與源庫特性的比較研究,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4):615-619
   40. 嚴定春,朱艷,曹衛(wèi)星*,王紹華,水稻適宜養(yǎng)分指標動態(tài)的知識模型研究,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5,11(5),
   41. 嚴定春、朱艷、曹衛(wèi)星、王紹華.水稻群體生長指標動態(tài)的知識模型研究.中國農業(yè)科學,2005,38(1):33-37.
   42. 張懷志,朱艷,曹衛(wèi)星*,基于知識模型的棉花管理決策支持系統(tǒng),棉花學報,2005,17(4):201-206
   43. 張力楨,曹衛(wèi)星,周治國,張思平.棉花根系生長和空間分布特征.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5,29(2):266-273.
   44. 張立楨,曹衛(wèi)星*,張思平,周治國,棉花蕾鈴生長發(fā)育和脫落的模擬研究,作物學報,2005,31(2):70-76
   45. 趙輝,戴廷波,荊奇,姜東,曹衛(wèi)星*,灌漿期溫度對兩種類型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及植株氨基酸含量的影響 ,作物學報,2005. 31(11):1466-1472
   46. 周琴,姜東,戴廷波,曹衛(wèi)星*,谷氨酰胺對揚麥9號強勢和弱勢籽粒淀粉及蛋白質積累的調控,麥類作物學報,2005,25(1):44-49
   47. 周琴,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wèi)星*,谷氨酰胺供應水平對離體培養(yǎng)小麥穗籽粒淀粉和蛋白質及其組分含量的影響,植物學通報,2005.22(5):549-554
   48. 朱艷,曹衛(wèi)星*,沈維祥,田永超,油菜肥料運籌的動態(tài)知識模型,生態(tài)學雜 志.2005,24(2):209-21
   49. 朱艷,曹衛(wèi)星*,姚霞,田永超,戴廷波,鄒忠,小麥栽培管理動態(tài)知識模型的構建與檢驗.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5, 38(2): 283-289.
   50. 朱艷,胡繼超,曹衛(wèi)星*,基于作物模型的農田水分管理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005.19(2):160-163
   51. 莊恒揚,曹衛(wèi)星,劉傳松.作物磷素養(yǎng)分的動態(tài)模擬.生態(tài)學雜志,2005,24(3):335-338.
  
  教師姓名: 陳佩度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最高學歷: 博士
  研究方向: 小麥分子細胞遺傳學、植物遺傳工程、特異種質創(chuàng)新和新品種選育
  聯系方式: E-mail:pdchen@njau.edu.cn  Tel: 025-84396026
     
  陳佩度,男,1944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遺傳學會理事長、《遺傳學報》、《作物學報》、《南京農業(yè)大學》編委。
  長期從事小麥遺傳育種教學、科研工作,育成“寧麥三號”小麥,曾是80年代淮南麥區(qū)的主栽品種。有創(chuàng)見地將核型分析、端體配對和染色體分帶相結合,將傳統(tǒng)的細胞遺傳學方法與分子遺傳學技術緊密結合,綜合應用于外源染色體及其片段以及外源基因的轉移和鑒定,提高了研究精度及育種效率。先后育成了抗白粉病的小麥—簇毛麥和抗赤霉病的小麥—大賴草、小麥—鵝觀草異附加系、代換系和易位系,為小麥遺傳育種創(chuàng)造了優(yōu)異新種質。將簇毛麥抗白粉病基因定位于6V染色體短臂并導入小麥,已被國際小麥基因命名委員會命名為Pm21。開展小麥抗白粉病分子標記輔助育種,育成含有Pm21基因的抗白粉病小麥新品種—南農9918,已於2002年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與江蘇省里下河地區(qū)農科所合作育成抗白粉病高產新品種揚麥10號、11號,已開始大面積推廣。榮獲“農業(yè)部優(yōu)秀教師”(1985)、“農業(yè)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8)、“江蘇省優(yōu)秀研究生教師”(1998)、“國家863計劃先進個人”(2001)、“江蘇省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2001)稱號。目前主要從事小麥分子細胞遺傳學、植物遺傳工程、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特異種質創(chuàng)新和新品種選育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分子細胞遺傳學、植物育種學方面的教學工作。

  近期論著:
   1. Chen, P. D., Gill B. S. 1983 The origin of chromosome 4A, and genomes B and G of tetraploid wheats. Proc. 6th Inter. Wheat Genetics Sympo. Kyoto, Japan p. 39-48.
   2. 陳佩度,黃俐,劉大鈞 1991 用中國春雙端二體分析西藏小麥的染色體構成 遺傳學報 18(1): 39-43(於《Chinese Journal of Genetics》上同時發(fā)表 p.15~19)
   3. Chen, P. D., H. Tsujimoto & B. S. Gill. 1994 Transfer of PhI gene(s) from Triticum speltoides into common wheat. TAG 88:97-101
   4. Chen, P. D., Qi, L.L., Zhou, B., S.Z. Zhang, D. J. Liu. 1995 Development and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wheat-Haynaldia villosa 6VS/6AL translocation lines specifying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TAG, (91):1125-1128.
   5. 陳佩度,王兆悌,王蘇玲,黃俐,王裕中,劉大鈞 1995 將大賴草種質轉移給普通小麥的研究 Ⅲ.抗赤霉病異附加系選育 遺傳學報 22(3): 206-210。
   6. 陳佩度,周波,齊莉莉,劉大鈞 1995 用分子原位雜交(GISH)鑒定小麥-簇毛麥雙倍體、附加系、代換系和易位系,遺傳學報,22(5): 380-386。(於《Chinese Journal of Genetics》上同時發(fā)表 p.269-274)
   7. 陳佩度,劉大鈞,翁益群,王蘇玲,齊莉莉,馮以高 1996 利用親緣植物創(chuàng)造抗赤霉病小麥新種質 《中國小麥育種研究進展》 (1991-1995)中國農業(yè)出版社304-311頁。
   8. 劉文軒,陳佩度,劉大鈞 1999 利用減數分裂期成株電離輻射選育小麥─大賴草易位系的研究 植物學報41(5):463-467
   9. 劉文軒,陳佩度,劉大鈞 2000 利用花粉輻射誘發(fā)普通小麥與大賴草染色體易位的研究 遺傳學報 27(1):44-49 26(4):357-363(1999年 英文版)
   10. 陳佩度, 2001 作物育種生物技術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11. 楊寶軍,竇全文,劉文軒,周波,陳佩度 2002 普通小麥-大賴草易位系NAU601和NAU618的選育及雙端二體測交分析。遺傳學報,29(4):350-354
   12. 陳全戰(zhàn),亓增軍,馮祎高,王蘇玲,陳佩度 2002 利用離果山羊草3C染色體誘導簇毛麥4V染色體結構變異。遺傳學報,29(4):355-358
   13. 陳佩度,張守忠,王秀娥,王蘇玲,周波,馮祎高,劉大鈞 2002抗白粉病高產小麥新品種南農9918。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5(4):105-106
   14. 袁建華,陳佩度,劉大鈞 2003 利用殺配子染色體創(chuàng)造普通小麥-大賴草異易位系。中國科學,33 (2) : 110-117
   15. 高安禮,何華綱,陳全戰(zhàn),張守忠,陳佩度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聚合小麥抗白粉病基因Pm2、Pm4a、Pm21。作物學報,2005,31(11):1400-1405
   16. 賈高峰,陳佩度,秦跟基,王秀娥,周波,劉大鈞 望水白和蘇麥3號構建的DH群體赤霉病抗性比較 作物學報,2005 ,31(9):1179-1185
   17. 馬鴻翔,陳佩度,余桂紅,任麗娟 利用GISH和RAPD 檢測黃毛草莓×鳳梨草莓種間雜種。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5 ,6 (3) :256~261
   18. 亓增軍,裴自友,韓航如,陳佩度,劉大鈞 利用DONtest-HPLC檢測小麥鐮刀菌毒素DON含量的差異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28(3):6-10
   19. 王海燕,王秀娥,陳佩度,劉大鈞 2005 云南、西藏與新疆小麥醇溶蛋白Gli-1 和Gli-2 編碼位點等位基因組成及遺傳多樣性分析。麥類作物學報,2005, 25 (6) : 34~39
   20. 王海燕,王秀娥,陳佩度,劉大鈞  云南、西藏與新疆小麥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組成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5,38(2):228-233
   21. 王華忠,牛吉山,陳佩度 利用瞬間表達技術分析小麥抗病相關基因的功能 遺傳學報,2005,32(9):930-936
   22. 王華忠,邢莉萍,李萬隆,陳佩度  利用瞬間表達技術分析小麥幾丁質酶和?-1,3葡聚糖苷酶基因的抗病性功能。麥類作物學報,2005:……
   23. Cai X., Chen P.D., Xu S.S., R.E.Qliver & Chen X. Utilization of alien genes to enhance Fusarium head blight resistance in wheat—A review. Euphytica, 2005 ,142:309-318 (SCI,0.797)
   24. Gaofeng Jia, Peidu Chen, Genji Qin, Guihua Bai , Xiue Wang,Suling Wang, Bo Zhou, Shouzhong Zhang and Dajun Liu QTLs for Fusarium head blight response in a wheat DH population of Wangshuibai/ Alondra‘s.’ Euphytica 2005,…… (SCI,0.797)
   25. Peidu Chen, Wenxuan Liu, Jianhua Yuan, Xiue Wang, Bo Zhou, Suling Wang, Shouzhong Zhang, Yigao Feng, Baojun Yang, Guangxin Liu and Dajun Liu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heat-Leymus racemosus Translocation Lines With Resistanc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TAG, 2005,111:941-948 (SCI,2.981)
   26. Yaping Chen, Xiue Wang, Aizhong Cao, Huazhong Wang, Peidu Chen.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peroxisomal ascorbate peroxidase gene from whea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SCI,1.061)
 
  教師姓名: 洪德林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最高學歷: 博士
  研究方向: 雜種優(yōu)勢的理論與技術 種子科學與技術
  聯系方式: E-mail:delinhong@njau.edu.cn  ;Tel: 025-84396626
  
   1974年2月安徽省旌德縣白地中學高中畢業(yè)。當時“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按規(guī)定回到了白地公社三節(jié)大隊務農。1977年1月-1978年1月擔任三節(jié)大隊主辦會計。1978.2-1982.1在安徽勞動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yè)學習,本科畢業(yè),獲學士學位。1982.2-1985.2在江蘇省農科院和南京農業(yè)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學習,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1985.3-1988.3在南京農業(yè)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學習,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博士學位。1988年4月留校任講師。1993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被國家教委派往日本國香川大學研究半年。1997年作為中方主持人和日方主持人香川大學一井真比古教授共同申請到了日本文部省資助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再次赴日訪問研究。1998年2月至1999年3月在九州大學農學部佐藤光教授研究室做訪問教授;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在香川大學農學部一井真比古教授研究室做訪問學者。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兼任江西省種子管理站副站長(中組部博士服務團)?,F任南京農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南京農業(yè)大學江浦實驗農場黨總支書記。

  近期論著:
   1.冷燕,洪德林,不同生態(tài)類型間雜交粳稻品質性狀及其遺傳分析,中國水稻科學,2004,18(1):29~33
   2.Ichii, M. D. L. Hong*, Y. Ohara, C.M. Zhao & S. Takata. Characterization of CMS and maintainer lines in indica rice (Oryza sativa L.) based on RAPD marker analysis. Euphytica, 2003, 129: 249-252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3.Hong, D. L. & M. Ichii. RAPD markers from mitochondrial DNA can distinguish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cytoplasm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2, 28(3): 315-320
   4.洪德林,楊開晴,潘恩飛,粳稻不同生態(tài)類型間F1的雜種優(yōu)勢及其親本的配合力分析,中國水稻科學,2002,16(3):216~220
   5.Hong, D. L., H. Satoh, T. Kumamaru, Qu L.Q. & U.S. Sadar. Protein markers of BT type hybrid and its three lines in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L.). Chinese J Rice Sci 2001, 15(3): 165~168
   6.Lu, Z. M., Hong, D. L. Advances in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Basra, A. S. eds, Heterosis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in Agronomic Crops. New York: Food Products Press, an imprint of The Haworth Press, Inc. 1999, pp65-79
   7.黃柳柳,洪德林. 不同生態(tài)類型粳稻品種3個幼苗性狀的遺傳變異及其與株高的相關性分析.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28(4):11-15
   8.金偉棟,張旺,洪德林.蘇南地區(qū)晚熟粳稻雜種優(yōu)勢及其親本配合力分析。作物學報,2005,31(11):1478-1484
   9.李建紅,洪德林.新選粳稻BT型同質恢復系農藝和品質性狀配合力研究。作物學報,2005,31(7):851-857
   10.劉金波,洪德林. 粳稻穗角和每穗穎花數的遺傳分析. 中國水稻科學,2005, 19 (3):223-230
   11.時寬玉,洪德林. 6個水稻雜交組合與其親本的SSR標記多態(tài)性及其應用.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28(4):1-5
   12.時寬玉,洪德林. 6個水稻雜交組合與其親本的SSR標記多態(tài)性及其應用.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28(4):1-5
  
   
  教師姓名: 薛樹林
  性別: 男
  職稱: 副教授
  最高學歷: 博士
  研究方向: 小麥分子遺傳學、植物基因組學
  聯系方式: 理科樓A706,E-MAIL: xsl@njau.edu.cn ,Tel: 025-84396024

  薛樹林: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2年獲揚州大學農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南京農業(yè)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2009年獲校優(yōu)秀博士論文,并被評為優(yōu)秀骨干教師。2009和2010年初先后兩次作為訪問學者到國際玉米與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參與小麥抗赤霉病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主要從事普通小麥遺傳圖譜的構建,小麥抗赤霉病QTL的定位及其近等基因系的選育,抗赤霉病QTL的精細定位和圖位克隆等工作?,F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一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973項目子課題兩項,轉基因專項子課題一項,博士點新教師基金一項,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一項。相關研究論文發(fā)表在“Theor Appl Genet”、“Molecular Breeding”、“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Euphytica”等本領域SCI刊物上,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6篇,以第二作者身份發(fā)表2篇。
   教師姓名: 周寶良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最高學歷: 博士
  研究方向: 棉花遺傳育種
  聯系方式: E-mail:baoliangzhou@njau.edu.cn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85年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系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獲學士學位,1988年該校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2008年該校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博士學位。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培養(yǎng)對象(1997年)和江蘇省“333人才工程”首批第二層次培養(yǎng)對象。1998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南京市第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目前主要從事棉花基因資源發(fā)掘與種質創(chuàng)新研究。現主持有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參加國家973、國家支撐計劃等項目課題。
  研究工作簡歷:
   1988年-2002年8月,在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從事棉花重要性狀基因的發(fā)掘利用、優(yōu)質棉的種質創(chuàng)新和細胞遺傳等研究。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作為訪問學者公派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昆士蘭州基礎產業(yè)部(QDPI)學習棉花分子生物學技術。2003年9月調至南京農業(yè)大學從事棉花基因資源發(fā)掘與種質創(chuàng)新研究。

  近期論著:
   1. Bing Guan, Kai Wang, Bao-Liang Zhou∗, Wang-Zhen Guo and Tian-Zhen Zhang.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color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to Simultaneously Discriminate the Three Interspecific Hybrid Genomes in Gossypium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8, 50 (3): 345–351
   2. Baoliang Zhou, Tianzhen Zhang. To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mutant library induced by T-DNA insertion and EMS in diploid and tetradploid cotton. ICGI Research Conference, Brazil, September 18-20, 2006
   3. Xue-Xia Ma, Bao-Liang Zhou, Yan-Hui Lü, Wang-Zhen Guo and Tian-Zhen Zhang. Simple Sequence Repeat Genetic Linkage Maps of A-genome Diploid Cotton (Gossypium Arboreum).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8, 50 (4): 1–13
   4. Chuntai Wu, Baoliang Zhou, Tianzhen Zhang.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terile-dwarf mutant in asian cotton (Gossypium arboreum L.).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in press)
   5. Wang-Zhen Guo, Bao-Liang Zhou, Lu-Ming Yang, Wei Wang and Tian-Zhen Zhang. Genetic Diversity of Landraces in Gossypium arboreum L. Race sinense Assessed with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06, 48 (9): 1008-1017
   6. Xuexia Ma, Yezhang Ding, Baoliang Zhou, Wangzhen Guo, Yanhui Lv, Xiefei Zhu and Tianzhen Zhang. QTL mapping in A-genome diploid Asiatic cotton and their congruence analysis with AD-genome tetraploid cotton in genus Gossypium.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8, 35 (12): 751-762
   7. W.Z. Guo, Z.Q. Sang, B.L. Zhou, T.Z. Zhang.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D-genome species based on two types of EST-SSR markers derived from G. arboreum and G. raimondii in Gossypium. Plant Science, 2007, 172: 808–814
   8. Wangzhen Guo, Wei Wang, Baoliang Zhou, Tianzhen Zhang. Cross-species transferability of G. arboreum-derived EST-SSRs in the diploid species of Gossypium. Theor Appl Genet, 2006, 112: 1573–1581
   9. Kai Wang, Bing Guan, Wangzhen Guo, Baoliang Zhou, Yan Hu, Yichao Zhu and Tianzhen Zhang. Completely Distinguishing Individual A-Genome Chromosomes and Their Karyotyping Analysis by Multiple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Genetics 2008, 178: 1–6
   10. 周寶良,朱協(xié)飛,郭旺珍,張?zhí)煺?棉花高品質種質系雜交后代纖維品質性狀間的偏相關分析.棉花學報,2006,18(6):352-356
   11. 周寶良,朱協(xié)飛,郭旺珍,張?zhí)煺?異常棉漸滲的陸地棉高品質種質系纖維特性遺傳.棉花學報,2006,18(1):60-62
   12. 周寶良,張?zhí)煺?棉花特異種質資源的創(chuàng)造與利用研究.棉花學報,2005,17(5):304-308
   13. 周寶良,陳 松,沈新蓮,張香桂,張震陵.陸地棉高品質纖維種質基因庫的拓建.作物學報,2003年,29(4):514-519

  近年獲得學術獎勵及授權專利
   1. “優(yōu)質棉的種質創(chuàng)新與分子育種” 2006年度獲得教育部技術發(fā)明一等獎(第3完成人)。
   2. 周寶良,陳松,沈新蓮,張香桂,張震林。“棉花超強纖維種質庫高效雜交育種方法”獲得專利(ZL03113050.X )
   3. 陳松,周寶良。“金標記免疫吸附法檢測轉Bt基因抗蟲棉”獲得專利(ZL03113049.6 )
   4. 張震林,周寶良,陳松,張香桂。“一種轉基因植物GUS報告基因組化檢測的改進方法”獲得專利(ZL03152835.X)
   5. 陳曉亞,于曉紅,朱勇清,周寶良,林芝萍,賈軍偉。“動物角蛋白轉基因棉纖維及其基因工程方法”獲得專利(ZL99 1 13430.3)
   6. 陳曉亞,朱勇清,許可香,周寶良,陳松,林芝萍。“蠶絲心蛋轉基因棉纖維及其基因工程生產方法”獲得專利( ZL02111145 )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yè)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yè)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yè)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yè)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yè)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