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傳播學研究生考試科目和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yè)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yōu)惠價原價選擇
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418 ¥550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南京大學傳播學教材,也叫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指定書目等等,是考驗專業(yè)課復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料??佳惺且环N針對性很強的考試項目,參考書目由報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試內容基本上圍繞著參考書目展開,而絕大多數專業(yè)課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題,因而就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將參考書目與真題結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題人的風格和傾向,反復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劃出重點內容和必考內容。許多考生不重視院系公布的參考書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筆記和其他參考資料上,不按照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指定的書目進行復習,那么即使復習的再好,實力再強,也很有可能會在專業(yè)課上栽跟頭?!?a href='//m.okaoyan.com/kaoyanshop/nanjingdaxue/xinwenchuanboxueyuan/59193.html' >手機訪問】

南京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大綱的時候需要對該專業(yè)以及該學校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傳播學的考研大綱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綱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試的內容、參考書目、研究方向等等內容,直接決定了考生在復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和側重點。通過對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進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該專業(yè)的考研試題設置方向,考生應當認真閱讀考試大綱中公布的考試科目,選擇合適的復習資料,有針對性得進行復習,防止出現事倍功半的無用勞動??忌部梢詫﹂_設該專業(yè)的不同院校考試大綱進行橫向比較,對比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yè)。許多考生在備考期間不重視考試大綱的內容,往往會將許多重要的信息遺漏或是導致復習的方向出現偏差,這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失誤以及錯誤??佳信傻男【幪嵝迅魑豢佳械男』锇閭円欢ㄒ匾暱佳写缶V的內容哦。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1)傳播史論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1)傳播史論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2)影視傳播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2)影視傳播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3)網絡與新媒體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3)網絡與新媒體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6)媒介管理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6)媒介管理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5)廣告學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5)廣告學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4)傳播社會學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4)傳播社會學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7)南海輿情管理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7)南海輿情管理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8)計算傳播學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招生年份2021 招生院系:(011)新聞傳播學院 專業(yè): (050302)傳播學
門類類別 (05)文學 學科類別: (0503)新聞傳播學 研究方向:(08)計算傳播學
考試方式 跨專業(yè): 招生人數:專業(yè):10(不含推免)
招生單位 南京大學 指導老師 : 學習方式 :
政治 外語 業(yè)務課一 業(yè)務課二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3)日語 (681)新聞與傳播史論 (994)新聞與傳播研究方法與實務
院校備注 詳細招生目錄請查詢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本專業(yè)最終錄取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調整(可能增加或減少)。
考試范圍
南京大學

在購買參考書時應當注意公布的參考書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過舊找不到原書,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應當注意將舊版本與新版本不同的內容進行補充??佳信傻目佳蓄l道內含有大量優(yōu)質的課堂講義資源,歡迎考生前去查詢和購買。
需要了解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詳細信息的同學,可以點擊右側的聯系學姐,考研派的學姐回為你做最專業(yè)的解答

南京大學傳播學研究生分數線
(一)專業(yè)課

  大三下學期已經有準備考研的打算,本科的學校要求大三下學期實習一個學期,所以六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北京實習。當時敲定考南大之后選取的專業(yè)是傳播學,于是五月份左右在論壇上看到有轉讓資料的帖子,就聯系上了,我記得當時一共花了520元,一狠心就買下了(加郵費,個人感覺有點貴啊,身邊也有同學在淘寶或者其他網站買到800-900的,畢竟并不是所有同學家庭條件都很好,所以對于市場魚龍混雜的資料還是提醒大家慎重鑒別,我買的那份大概有一半浪費掉了),回到學校六月初了。恰好趕上學長姐畢業(yè)季,請客拍照聚會也耽誤不少時間,六月底我才開始手看段京肅老師那本《大眾傳播學——媒介與人和社會的關系》(那時候還是打算考的傳播學),看了一半之后由于個人原因不得不回家一趟,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七月二十四號回了學校。當時身邊很多同學已經看了幾本書了,我也知道時間不能再耽誤了,七月底我考研復習正式開始。
  由于在家基本沒看書,所以回來很快把段京肅老師那本書看完了。我的計劃是先把專業(yè)課書看一遍,對基本知識點大概有所了解,第二遍做筆記,第三遍背誦。第一遍看書的時候不要求快,很多人只求速度看了之后腦袋中什么都沒留下,反而等于浪費時間。我有個習慣就是看書之前先把書的綱目捋一遍,那個我是寫在本子上的,不用特別詳細,用大括號的形式,一目了然,就像剝桔子皮一樣,一層一層的就可以把知識系統掌握了。我個人對英語不是很自信,考研時六級沒過,汗啊,怕初試跌在英語上,所以到八月份綜合各方面情況之后換了專碩,對于我來講,無論考什么,最終目的是——穩(wěn)進南大。
  九月份之前傳播學的九本書過了一遍,之前南大專碩并沒有指定參考書,八月份的時候胡翼青老師微博上說今年專碩要指定書,于是也沒做筆記。
  九月十三號新的參考書出爐,算是比較晚了,當時和我一起復習的同學已經背了三遍了(不夸張,她們參考書少,復習也比較早,這個人也挺學霸),不過我刷原13年網頁沒刷出來,直到十五號才有人告訴我出來了。一看參考書自己也驚了,書目換了近一半,并且還有幾本都是翻譯的國外原著,可能我買的比較晚,當當和亞馬遜都缺貨,只好在淘寶搜,并且一個店家只有一本,所以買書的過程也大費了周章,基本到我手里時間都要九月二十了。到此我只看完了《網絡傳播概論》、《當代廣播電視概論》和《廣告策劃與創(chuàng)意》(第一版,指定二版)說實話心里著急是肯定的,畢竟我復習的不算早,參考書出來的也晚,可是心里也知道著急沒用,按部就班來吧。
  在這里我想說一下同學問的比較多的幾個問題:首先,復試的書要不要看?對于南大的參考書來講,我是建議看的,《傳播學教程》和《網絡傳播概論》都是比較基礎的知識,不看肯定吃虧(就今年來講,初試題目就涉及很多傳播學基礎理論,比如涵化理論與電視暴力的關系、大眾社會論的演變與發(fā)展等等),很多沒看傳播學的同學下了考場就傻了;其次,《傳播學教程》要用新版還是指定版?這個郭慶光老師的微博也有回答過這個問題,說兩者即可,我個人看的是第一版,也就是指定版,因為我們本科教材就是訂的這一本也就沒換,但是我建議有條件的還是買一本新版看看,新版更系統并且加了一些新的知識點(如,13年考的第三人效果,指定版就沒有但是新版有)。再次,其他的書,就按照參考書來,有的同學問部分書絕版了,那也沒辦法,如果用學長姐的,書目上劃得比較多可能影響閱讀,網上可以買得到影印版。
  新書到手之后,我是先看了《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因為之前本科專業(yè)修過外新史,這本書也算當做故事書看的,由于時間比較緊張書也厚,自己有意的加快了看書進度,大概用了一周多時間看完了這本書。在十一之前也很快的把《傳媒經濟與管理學導論》看完了,關于這幾本書我如何看后文會講。隨后十一假期到了,我也給自己松了一松,那幾天沒那么緊張,但也在看書,七天時間結束了《當代西方新聞報道規(guī)范:采編標準及案例精解》,假期結束,第一輪的復習也結束了(因為本科學過《傳播學教程》,對綱目比較了解,打算直接做筆記背誦)。時間分配我想在這里說一下,早上六點二十前起床,前期,先到樓道背英語一個小時,關于英語我下文會專門敘述,八點去吃早飯。上午時間是專業(yè)課,中午十一點二十吃午飯為了躲避下課高峰,大概到十月份,中午就不回去午休了,直接在自習室趴一會兒,這個點基本會瀏覽一下網頁新聞之類的,下午兩點準時進入英語狀態(tài),晚上留給專業(yè)課(前期政治沒動,直到十月才開始復習政治)。
  第一輪專業(yè)課結束之后,下面就要考慮筆記的問題了。我當時手中有兩份筆記,一個是520元買的那個,還有一個是網上買的基礎知識點,比較簡略,價格也不貴。我買筆記的用意并不是要直接背誦,之前也有說過,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買的筆記風格不一定適合自己,并且有的質量真的很差,因此我決定參考筆記自己動手去做。但當時考慮我的時間也不充裕,并且新的參考書好幾本都是第一年指定,根本沒有筆記可做參考,所以,只能以最快的速度電腦打出自己筆記,那個時候每天背著好幾斤的電腦去自習。筆記如何做也有很多同學苦惱,在這里我說一下自己的經歷:首先,我比較喜歡條理性,所以,每個科目之前都要寫一份大綱(雖然不一定背誦),個人癖好,感覺這樣會更有邏輯更好記;其次,基礎的知識點要掌握,很多考爛了的知識點沒理由不掌握;再次,不知道重點怎么辦?真題是重中之重,指定書目出來之后我在心里曾經有過預判,光看初試的書肯定不可以,做出這個預判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之前我已經把學碩和專碩的真題都研究過了,自己列出個表格,哪個科目哪本書哪個知識點考了幾次都做過統計(比如傳播學理論(學碩)謠言問題考了兩次,分別是2010、2011年;廣告方面,傳統廣告和網絡廣告的區(qū)別考過兩次,分別是2007和2008年;新聞理論方面黨報問題考了三次,分別是2008、2009和2012年;廣電方面,主持人作用的問題考了三次,分別是2007、2008和2011年等等),大概做了有三頁紙的統計,所以重點知識就會在心里大致有個譜,提煉起來就會有方向。也有不少同學問,真題到底怎么用?我當時是這樣做的,每復習完一遍之后就會把真題拿出來做,抽出來一個晚上,用筆和紙答題,不用寫的特別全,有個思路或者大綱就可以,然后和買的資料對比一下,看看哪些沒想到;等到下一次復習一遍后再做真題,和前一次對比你就會發(fā)現自己又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識點,思路也比以前開闊了。我大概把專碩真題反復做了三遍以上,學碩的真題沒寫出來,只是在腦中構想大綱。我是把傳播學從94年和13年的真題和專碩的全部真題都看了,我也附帶著看了其他高校的真題,人大、復旦、北大、清華等都看了一些,不過沒有那么詳細。寫了這么多,就想讓大家明白,真題很重要,值得仔細研習。
  筆記部分打出部分手寫,新聞史方面自己總結了一些??嫉?,因為專碩新聞史考的不是很多,所以挑了一些重點整理。十一月初基本把筆記做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著手背誦了。因為對真題分析的自信,我還是把復試的參考書《傳播學教程》作為重點背誦了,事實證明基于數據總結基礎上的判斷是沒有錯的,初試的題目基本沒有卡殼。14年的考研是有史以來最早的一次,算算時間大概還剩50多天,我找了一份日歷,自己掐著時間做計劃,哪本書需要用幾天背完,傳播學、廣告、網傳、新聞史、廣電這些基礎的課程都得背誦,當時我基本上三四天背一本書,傳媒經濟和西方新聞報道規(guī)范沒有作為重點背誦,尤其傳媒經濟,對于最后的筆記只是稍微看了幾遍。初試之前筆記大概背了四五遍吧,具體真的沒心思數了,只記得最后越背換的越快。
  十一月份中下旬時候要自己找一些年度熱點來分析,當時比較火的事件是陳永洲事件,因為當時上學期還有專業(yè)課要上,老師布置做課堂報告,我就做了陳永洲的專題,也是為了給考研熱點做積累,最后專碩沒考到,倒是學碩的評論考到了。還有《爸爸去哪兒》,當時很多人都說不會考,因為太熱了,但是我也找了很多關于《中國好聲音》和《爸爸去哪兒》的分析,這類電視節(jié)目一般成功原因都可以合并同類項的,因此自己也做了一個總結,分析南大真題你就會發(fā)現,南大考題不避諱熱點,并且考過的題也有可能重復考或者換個角度考,這就是我為什么都準備了的原因。不出所料,《爸爸去哪兒》考了個大的論述題,如果真的放過了就可惜了。
  12月份有一次四六級考試,由于大三考過一次沒過所以也去打了個醬油,算是練練手。四六級之后距離考研還剩半個月時間,那個時候自己稍微總結一些寫評論的思路,如果本科專業(yè)是新聞的話可以寫寫評論拿給老師修改一下,我寫過一篇給發(fā)老師,后來老師給我回復說,寫評論最好用立論不要用駁論,然后讓我多關注一下人民網的評論,有可能壓到題。當時考試之前也看了不少,雖然沒考到,但是有了邏輯和思路,無論考什么評論都不害怕。
  專業(yè)課每年都有評論,估計大多數人都會糾結評論怎么寫。這個每個人情況也不同,建議大家復習的過程中不要把自己封閉了,一些新聞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都可以看看關注的,比如今年專業(yè)二有個結合微信的傳播特點為某西北菜肴設計廣告策劃,如果你從沒用過微信這個題恐怕就要傷腦筋了。我們考的是新聞,所以關注熱點是必要的。平時手機上下載幾個新聞客戶端,南方周末、網易、新浪等等都可以,這樣閑暇時間可以也利用起來。
  參考書我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包括初試和復試):
  《當代西方新聞報道規(guī)范:采編標準及案例精解》  張宸老師(嚴格說是我們的學長,也是南大的碩士研究生畢業(yè))這本書算是新書中比較易讀的了,主要關于一些新聞采編的規(guī)范問題,涉及很多容易在實踐中被忽略的細節(jié),甚至會涉及侵權問題,作為采編基礎規(guī)范,即使不作為考試用,了解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初試中沒系統的考,不過一些小的知識點如果吸收的好完全可以在題中利用,比如隱私權和隱性采訪(14年名解)之類的內容。
  《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   如果本專業(yè)是新聞專業(yè),可能會修過外新史,這本書就等于把外新史里面美國的部分延展了。不過,真心的超級厚,包括備注有700多頁(不知道能不能算史上最厚考研參考書?。瑑?yōu)點是比較易讀,國外的大牛們寫書一般比較愛寫故事,這本書當做故事書看就會過得很快樂了哈。因為是譯著,所以有些語句不太好懂,做筆記有點麻煩。有些很小的知識點只需要看看就行,對于重點的部分要做筆記,新聞史是按照時間順序寫得,所以有些事件或者人物的總結要跨越多個章節(jié),因此,有點麻煩,這個時候就看你總結真題和概括的能力了。不過也不要害怕,史類的東西偏記憶性比較多,并且專碩14年沒有考到,我辛辛苦苦寫了n多頁的筆記啊.....但是,復習不能僥幸,不排除以后會考的可能。
  《當代廣播電視概論》  這本書已經絕版了,估計網上會有影印版,書不算薄也不算厚,看起來應該挺快的,都挺好理解,并且廣電這塊大家應該都相對熟,對電視節(jié)目、電視主持人、紀錄片之類的多少有所了解,復習起來應該不難。至于筆記就按照分析的真題就可以,有一些重點知識點反復考的,廣電管理體制方面14年又考到,這個不會答只能自動去面壁了。
  《廣告策劃與創(chuàng)意》   我當時看了第一版,后來換了指定版之后又在當當上買了一本,其實差別不是很大(除了頁數),第一版排版稀松并且紙張偏大,所以頁數比較多,很多知識點比較啰嗦,部分章節(jié)有重疊,第二版就好多了,排版緊密并且合并很多重合知識點,邏輯也更加系統緊湊,我比較喜歡,廣告本身也是我感興趣的類別,因此復習廣告的時候很幸福。這本書在考試中也挺重要的,基本上每年都會涉及至少一個大的論述或操作題,今年就結合微信一起考了。對于這本書的復習建議,除了一些名解之外(這個只能背誦),自己能總結一個廣告策劃的大綱也可以稱作模板是最好了,我在考試前就DIY一個獨一無二的模板。
  《傳媒經濟與管理學導論》  已經有不少同學跟我吐槽這本書了,糾結不知道怎么復習,其實,幾個月之前,我也在吐槽的隊伍中。這本書真的不太好看,可能有些涉及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東西根本不懂,文科生可能更加傷腦筋。我在看的時候也沒有頭緒,只能“以不變應萬變”,先列綱,慢慢填充內容和知識點,筆記也做的很簡略。這本書和新聞史一樣是譯著,一樣是700多頁(唉,能當板磚用?。?,不一樣的是這本書是很多大牛的“論文合輯”,基本每一個章節(jié)就是一篇論文,各個章節(jié)之間的聯系也不是特別緊密。理解為主吧,實在理解不了但又特別想理解的就去百度谷歌一下,14年沒考到,13年有考過傳媒經營方面的論述題,所以,這個書實在難啃,就多關注一下業(yè)界的動態(tài)吧,比如上海報業(yè)集團合并這類的熱點,13年好像考的是三湘都市報等等。
  《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老師這本書是復試用書,前面也說過,初試不看出了考場可能就后悔了,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點,沒有理由不看的。做筆記也比較容易,脈絡清晰,按照書的框架很好搞定,就不多說了。
  《網絡傳播概論》   杜駿飛老師這本書也是復試用書,也是基礎的理論,初試最好要看。關于說技術的那些東西就看看可以,我記得好像分了四個部分,關于網絡理論方面的最好重視,網絡各種特點、網絡犯罪都有考過,結合最新的關于網絡的熱點聯系實際應該比較容易。
  除了這些書,我還看了一些其他的資料也給大家說一下,網上買的資料(質量另說);《新聞傳播學考研核心熱點專題80講》(孫祥飛著)挺不錯的,不過下半年應該會出新的,大家可以等一等;圣才考研網主編的《新聞傳播學——考研筆記和真題詳解》也買了一本,那時候大概也11月份了吧,沒看完,還不錯吧。此外就是零星下載一些新的論文和老師的論文(至于有沒有用就不好說了,對于個人來講蠻有幫助的、網站看評論和新聞、微博微信等等都可以成為獲取信息的通道。 王雄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傳播學理論、國際傳播 。

  1963年生,江蘇海安人?,F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助理,新聞系教授,文學博士。

  自1990年始,先后在國家一流期刊《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和核心期刊《江蘇社會科學》.《南京大學學報》.《現代傳播》.《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十篇。個人專著.主編.合著有《新聞輿論研究》.《報業(yè)旗艦的航程》.《西方形式美學》.《新聞輿論引導論》.《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等。主持國家“十一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電視民生新聞的整體轉型》,承擔國家“十五”社科規(guī)劃重大項目《加入WTO對我國新聞傳播業(y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教育部“九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中國新聞理論體系》,主持江蘇省“十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江蘇地方黨報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等及若干校級科研項目.橫向項目等。

  先后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哲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新聞傳播學院求學或施教,具有跨學科學習和教育背景。

  擔任江蘇廣電總臺顧問委員會委員和南京日報報業(yè)集團顧問委員會委員。與江蘇及其他部分省市媒體界有長期而良好的合作關系,多次參與高層媒體策劃和整體改版活動。與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開元集團.中石油江蘇公司等多家企業(yè)有合作關系,開設危機管理與媒體公關講座,培訓新聞發(fā)言人,并擔任媒體顧問。曾受邀擔任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培訓班主講教授。

  校內主講課程
  《新聞輿論研究》.《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國際傳播》.《西方文化史》.《西方傳播學流派》。

  發(fā)表論文(部分)
  1.《藝術“意識形態(tài)”論與藝術“生產活動”論的對峙與對話》,載于《文學研究》1992年第一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盧卡奇審美反映論的再認識》,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3.《“批判的美學”與美學的批判》,載于《文藝理論與批評》1993年第1期。
  4.《馬爾庫塞美學思想中的“形式”概念》,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美學》卷1994年第7期)
  5.《試論皮埃爾·馬謝雷的“文學生產理論”》,載于《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2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文藝理論》卷1994年第9期;1995年獲“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首屆優(yōu)秀青年論文獎”)
  6.《論瓦爾特·本杰明的“藝術生產理論”》,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7.《盧卡奇與形式美學》,載于《文學評論》1996年第2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美學》卷    1996年第6期)
  8.《傾斜的新聞學》,載于《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此文獲南京大學1997年“中流”文教基金獎資助)
  9.《召喚偉大的敘事時代》,載于《文學評論》1997年第1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卷1997年第7期)
  10.《面臨著雙重壓力的大眾傳播媒介》,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11.《屈原:一個歷史原型的藝術變遷》,載于《戲劇藝術》1998年第1期。
  12.《新聞寫作與報道的新維度》,載于《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新聞學》卷1998年第4期;1999年獲第2 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獎二等獎;收入《1990-2001江蘇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精選》)
  13.《新聞媒介與輿論引導的原則和藝術》,載于《晚報研究》1999年第1期。
  14.《論“新新聞學”與“新聞文學”》,載于《南京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15.《全球化語境與我國文化傳播策略》,載于《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16.《新聞輿論引導活動中的媒體定位》,載于《新聞知識》2001年第10期。
  17.《我國媒體業(yè)進入資本市場的障礙和應對策略》,載于《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18.《我國傳媒業(yè)在“入世”后面臨的五大挑戰(zhàn)》,載于《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19.《新聞立法工作必須解決的兩個重要問題》,載于《新聞傳播論壇》 第7輯(2002年8月)
  20.《情感電視時代的來臨》,載于《視聽界》2004年第10期。
  21.《以人為本:開啟媒體“新思維”》,載于《視聽界》2006年第1期。
  22.《電視“民生新聞”的幻像和轉型》,載于《現代傳播》,2006年第2期。
  23.《整體創(chuàng)新:“絕對唱響”開辟電視選秀節(jié)目轉型之路》,載于《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年第12期。
  24.《持續(xù)創(chuàng)新:媒體的戰(zhàn)略理念和生存法則》,載于《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5期。
  25.《樹情感之大旗 立創(chuàng)新之標桿》,載于《視聽界》2007年第9期。
  26.《作為“人”的記者:災難情境中的新聞倫理學》,載于《視聽界》2008年第4期。
  27.《論電視民生新聞在新語境中的自我轉型》,載于《視聽界》2009年第8期
  28.《七年之癢:電視民生新聞的轉型之路》,載于《新聞記者》2009年底11期

  研究項目
  主持國家“十一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電視民生新聞研究》
  主持江蘇省“十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江蘇地方黨報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主持南京廣電集團《移動電視的理論研究和市場分析》項目。
  承擔國家“十五”社科規(guī)劃重大項目《加入WTO對我國新聞傳播業(y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承擔江蘇省“九五”規(guī)劃重點項目《新聞輿論引導研究》。
  承擔教育部“九五”社科規(guī)劃項目《中國新聞理論體系》。
  王輝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電視新聞實務,紀錄片研究,影像敘事學。

  中共黨員,43歲,漢族,文學碩士,副教授。

 ?。?)1981年9月進入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1985年6月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畢業(yè)留校,在中文系新聞專業(yè)任教至1989年9月。其間曾于1985年9月至1986年6月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進修。
 ?。?)1989年9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系.轉往武漢大學新聞系攻讀碩士學位,1992年6月畢業(yè).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后,到南京電視臺工作,先后任助理記者.記者(編輯).主任編輯(2001年8月經江蘇省人事廳評審獲得主任編輯任職資格),工作至2002年10月。2002年10月底到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任教。

  一.教學
  2002年10月底到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任教以來,講授了六門課程.約800學時。這些課程是:
 ?。?)《廣播電視概論》(本科生課程),主講了三分之一內容;
 ?。?)《電視節(jié)目制作》(本科生課程),先后主講了三輪;
 ?。?)《電視紀實節(jié)目專題》(研究生課程),先后主講了二輪;
  (4)《電視編輯》(本科生課程),主講了一輪;
  (5)《紀錄片》(本科生課程),先后主講了八輪;
 ?。?)《電視新聞》(本科生課程),先后主講了四輪。

  二.著作
  1.從2004年6月起至2006年8月,在講授《紀錄片》課程的基礎上,集中精力寫作《紀錄片:想法與做法》(約48萬字),該書已于2007年1月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2.從2003年春天起.至2007年3月,在講授《電視新聞》課程的基礎上,陸續(xù)寫作完成了書稿《電視新聞實務解析》(約50萬字),將于2007年7月出版(有出版合同)。
  3.參與寫作由丁柏銓教授主持的著作《加入WTO與中國新聞傳播業(yè)》(2003年),完成其中一章;
  4.參與寫作由丁柏銓教授主編的國家十五規(guī)劃教材《新聞采訪與寫作》(2004年),完成其中第九章《因媒介而異的新聞寫作規(guī)律》。
  5.擔任執(zhí)行主編,主持完成電視新聞作品集《社會大廣角》(1999年)。
  6.參與寫作由樊凡教授主持的著作《中西新聞比較論》(1995年)。

  三.參與研究課題
  1.從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參與丁柏銓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項目——“加入WTO之后我國新聞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完成其中廣播電視的發(fā)展戰(zhàn)略科研內容,成稿2萬字左右;
  2.2003年3月至6月,參與丁柏銓教授主持的浙江省紹興市廣播電臺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項目;

  四.撰寫論文
  1.《談話節(jié)目以何引人入勝》(《新聞通訊》2002年2月)
  2.《從典型場景的魅力看電視記者的思維方式》(《新聞知識》2002年10月,核心期刊)
  3.《試論電視新聞節(jié)目改革的趨向》(《新聞知識》2003年2月,核心期刊)
  4.《相互競爭 共同發(fā)展—南京地區(qū)電視新聞變革解析》(《當代電視》2003年5月,核心期刊)
  5.《廣播電視管理體制變革與高校廣電教育的突破口》(2003年10月,首屆全國高校廣播電視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6.《論視聽符碼的表意特質》(2004年5月,中國首屆視覺文化傳播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際會議批準文號:復旦大學外會[2004]9號。)

  五.近年獲獎
  1.2002年5月,在南京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工作期間,參與《市民論壇》欄目的策劃工作,所完成的第五期《成功在南京》節(jié)目.在全國電視經濟節(jié)目評比中獲得了欄目類二等獎。
  2.2002年2月《社會大廣角》(1999年2月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獲得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不設特定參考書目,請參照近年來出版的新聞學、傳播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譯著,并關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熱點。方法部分參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材。

學院現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下設三個系:新聞與新媒體系、應用傳播系、廣播電影電視學系。學院設有新聞與政治研究所、傳播與社會研究所、網絡傳播研究中心、影視與文化研究所、城市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中華文化圖像傳播研究所、南京大學奧美創(chuàng)意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并擁有南京大學傳媒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社會輿情分析與決策支持研究基地)、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傳播學部、《中國網絡傳播研究》(CSSCI來源集刊)等教學科研與學科平臺。目前教職工總數49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博士生導師6人,在職正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目前教職工總數49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博士生導師6人,在職正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在校學生總數1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00余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9人。學院教師先后發(fā)表論文2000余篇,主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8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數十項,在新聞史論、傳播理論、新媒體傳播、傳媒經營管理、電視與影像傳播研究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 胡翼青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傳播理論與傳播思想史

  祖籍廣西博白,1975年7月3日生于江蘇無錫。1993年畢業(yè)于江蘇省無錫市一中,同年考入南京大學新聞系廣告大專。1995年直升入94級新聞學本科學習,1996年9月起擔任新聞系學生會主席。1998年本科畢業(yè),獲得當年“韜奮新苗獎”一等獎,直升研究生并留系任教。2002年6月提前獲得碩士學位并獲準攻讀社會學博士,2006年12月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周曉虹教授?,F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自2008年9月起,獲準在職進行博士后研究,目前師從黃旦教授進入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在站研究。目前教學與研究的重點為傳播理論.傳播思想史,也曾有過業(yè)界工作(曾在香港文匯報工作過一年,并在《中華工商時報》等多家媒體實習,發(fā)表過近20萬字的各種新聞報道)和新聞業(yè)務課教學研究的經歷。

   教學成果
  A.曾擔任課程:
  1.專業(yè)主干課: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廣告學基礎.傳播學概論.廣告創(chuàng)意.廣告文案寫作
  2.專業(yè)基礎課:基礎寫作.外國文學.社會心理學
  3.全校公選課:西方傳播學思潮
  4.選修課:消費行為學.傳播學名著選讀
  B.主要教學獎項:
  作為第四完成人的教改項目“抓好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高素質新聞人才”獲得了南京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江蘇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以及國家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作為第四完成人建設的課題“新聞寫作”獲得江蘇省二類優(yōu)秀課程。
  自2003年以來,連續(xù)三次獲得南京大學“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入圍獎。
  曾獲得1998年南京大學獎教金三等獎。
   科研成果:

  A.1999年以來撰寫的專著及教材:
  1.《再度發(fā)言:論芝加哥學派傳播思想》,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秶H新聞界》.《當代傳播》等雜志發(fā)表了王怡紅研究員.吳飛教授等學者的書評,有較好的社會反響。該書獲得南京大學優(yōu)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2.《受眾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第二作者,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yōu)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3.《傳播學:學科危機與范式革命》,獨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該書出版后,《中國圖書評論》.《學?!罚嗣窬W.中華傳媒網等多家媒體發(fā)表了陳力丹教授等學者的書評,對該書以較高的評價。
  4.《深度報道原理》,第二作者,新華出版社,2001。該書獲得2003年南京大學優(yōu)秀社會成果二等獎。
  5.《新聞采訪與寫作》,第二作者,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6.《通訊寫作》,第二作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
  7.《民生新聞概論》,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8.《全球中產階級報告》,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9.《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0.《新聞寫作教程》,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加入WTO與中國新聞傳播業(yè)》,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yōu)秀社科成果三等獎.教育部優(yōu)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12.《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修訂版)》,參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yōu)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13.《網絡新聞事業(yè)管理》,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14.《新聞采訪與寫作》,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該書曾獲得江蘇省優(yōu)秀教材獎。
  15.《廣告文案寫作教程》,參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6.《網絡傳播概論》,參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7.《網絡記者》,參編,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
  18.《中國實用文秘大全》,參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B.工作以來發(fā)表的主要論文(未作說明的文章均為獨署):
  1.“雙重學術標準的形成:對批判學派‘夭折’的反思”, 《國際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8年第7期。
  2.“流言背后的結構性因素”,《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8年第3期。
  3.“交流抑或控制:對傳播內涵的再思考”,《現代傳播》(來源期刊,核心),2008年第1期。
  4.“人本主義范式的興起:論傳播學的科學革命”,《淮海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3-4期。
  5.“互聯網上的使用與滿足——一項關于大學生網絡使用的實證研究”(第一作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6.“無影無形的統治——讀《技術壟斷》”,《博覽群書》2008年第4期。
  7.“論傳播研究范式的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兼論中國傳播學30年來的得失”,《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7年第4期。
  8.“在希望的田野上:新聞傳播前沿課題”學術研討會綜述”,《新聞大學》(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4期。
  9.“論民生類法制節(jié)目的傳播形態(tài)”,第一作者,《新聞記者》(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9期。
  10.“大眾傳媒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念的傳播效果分析”,《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5期。
  11.“從芝加哥學派到結構功能主義:論拉斯韋爾的思想轉型——兼論美國早期傳播思想發(fā)展的歷史動因”,《中國傳媒報告》,2007年第4期。
  12.“傳播學四大奠基人神話的背后”,《國際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7年第4期。
  13.“傳播技術與文明變遷:傳播學的永恒母題——基于傳播學科的思考”,《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7年第1期。
  14.“媒介素養(yǎng)與傳播效果研究——基于大眾傳播理論創(chuàng)新的思考”,《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6年第6期
  15.“試論社會學芝加哥學派與傳播學技術主義范式的建構”,《國際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6年第8期。
  16.“網絡交往行為:一項基于不同階層的比較研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二屆網絡傳播學年會提交論文。
  17.“我國傳媒與建設小康社會——基于發(fā)展傳播學的思考”,《揚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18.“媒介學習型組織:現狀與對策”,《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19.“對數碼溝研究的質疑”,第二作者,《廣播電視大學報》,2004第2期。
  20.“論網際空間的‘使用—滿足’理論”,《江蘇社會科學》(來源期刊.核心),2003年第6期
  21.“新聞工作者的視角:WTO與中國大陸媒體”,第一作者,《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3年第5期。
  22.“受眾觀念變化對傳媒發(fā)展的挑戰(zhàn)”,第一作者,《新聞界》(來源期刊.核心),2003年第3期。
  23.“對當前平民化報道的反思”,《新聞知識》,2003年第4期。
  24.“對報紙廣告的再認識”,《新聞知識》,2002年第4期。
  25.“深度報道的文體說與旨趣說”,第二作者,《新聞知識》,2001年第12期。
  26.“論深度報道的整合”,《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27.“試論21世紀受眾在傳播中的地位”,《新聞與傳播研究》(來源期刊.一流),2000年第4期。
  28.“傳播學學科地位的再認識”,《南京大學學報》(來源期刊.核心),2000年第5期。
  29.“新聞寫作研究的新嘗試”,《江蘇社會科學》(來源期刊.核心),2000年第3期。
  30.“網絡的傳播學思考”,《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來源期刊.核心)2000年第4期全文轉載。
  31.“論傳播的經濟功能”,《江蘇社會科學》(來源期刊.核心),1999年第2期。

   主持或參與課題
  1.參與國家級重點課題“加入WTO對我國傳媒業(y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2.參與國家級課題“全國建設小康社會:我國新聞傳媒的角色.功能與使命”;
  3.參與省級課題“中國網絡新聞事業(yè)管理研究”;
  4.參與省級課題“傳統媒體面對互聯網的挑戰(zhàn)研究”
  5.參與橫向課題“杭州日報讀者調查”;
  6.主持省級課題“新形勢下網絡媒體先進典型宣傳的效果研究”
  7.主持校內課題“傳播學前沿課題研究”;
  8.主持校內課題“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傳播思想研究”
  9.主持橫向課題“鹽阜大眾報改版策略研究”;
  10.主持學院預研基金課題“傳播效果:從傳統媒介到網絡”;
  11.主持橫向課題“農業(yè)新聞傳播及其效果研究”。 夏文蓉 性別:女 
  職稱:副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傳播學,媒介文化批評以及受眾研究

  1988年本科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同年留中文系新聞專業(yè)任教;1994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yè),獲得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考入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傳播學專業(yè)攻讀博士;現為南京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新聞學院廣告學系主任,副教授。專業(yè)方向: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廣告學研究。

  科研項目:
  傳統媒體面對互聯網的挑戰(zhàn)研究,主持人,2002-2003,省十五規(guī)劃項目,1萬元;
  中外網絡新聞業(yè)比較研究,主要參加者,2001-2003,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項目;
  互聯網管理研究,主要參加者,2002-2003,省十五規(guī)劃項目;
  江蘇省道路運輸市場客戶滿意度研究,主持人,2003-2004,江蘇省交通廳項目,14.5萬元;
  大眾媒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的角色,主要參加者,2004-2005,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社會新聞的公共屬性研究,主持人,2004-2005,南京大學校級規(guī)劃項目,0.5萬元;
  企業(yè)理念評估研究,主持人,2006,江蘇省國信集團項目,3萬元。

  學術成果:
  《論輿論傳播與引導機制》,《江蘇社會科學》1999.1;
  《作為一種策略的媒體社區(qū)》,《新聞記者》2002.1;
  《媒體價格戰(zhàn)的得與失》,《新聞知識》2002.3;
  《論新聞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傳播維度的建構》,《江蘇社會科學》2003.4
  《市場經濟與大眾媒介功能觀的轉向》,《新聞知識》,2003.1;
  《公共危機中的媒體表現》,《新聞記者》,2003.8、9;
  《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的兒童消費行為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2;
  《傳媒形態(tài)與受眾心理空間的構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2;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受眾觀念》,《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
  《關于情感類電視節(jié)目的“情感”與“形式”》,《視聽界》,2004.10;
  《論地方電視社會新聞的公共屬性》,《中國電視》,2005.2;
  《中國當代理論新聞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12;
  《廣告文案寫作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12

  學術活動:
  2001年,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兩岸傳媒邁進二十一世紀學術研討會”;
  2003年,復旦大學,全國傳播學學術年會,獲得大會優(yōu)秀論文獎;
  2004年,在武漢大學,全國廣告教育學術研討會;
  2004年,北京大學,“廣告學國際論壇”。
 
南京大學的新聞傳播學科,發(fā)端于1936年南京大學前身金陵大學的“電影與播音專修科”,這是中國最早的電影廣播教育單位,也是中國影音傳播高等教育的起源。學科創(chuàng)辦者孫明經先生(1911-1992)是杰出的新聞傳播教育家,中國電影教育的奠基人,中國電視事業(yè)的先驅,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委員。1958年,南京大學設立新聞專修科,后因遇國家暫時困難而停辦。1986年,經教育部批準,恢復南京大學新聞專業(yè)。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成立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目前教職工總數49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博士生導師6人,在職正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在校學生總數1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00余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9人。學院教師先后發(fā)表論文2000余篇,主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8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數十項,在新聞史論、傳播理論、新媒體傳播、傳媒經營管理、電視與影像傳播研究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
2013年,江蘇省委宣傳部與南京大學簽訂了共建新聞傳播學院的協議,以建設一流新聞傳播學院為目標,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統領,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整合資源,拓展視野,加強國際交流,提升新聞傳播學科的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和服務國家需求能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黨的新聞宣傳工作者、新聞傳播教育和研究人才,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富有國際影響的新聞傳播學院。
南京大學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高等學府。它是江蘇省和教育部共同建立的一所全國重點高校,它堅持內涵發(fā)展的辦學理念,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下面對于想要考取南大研究生的學子們,下面是小編找到的南京大學研究生院新聞傳播學院招生聯系電話,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新聞傳播學院(電話:025-83686366)
南京大學是江蘇省重點大學之一,歷史底蘊悠久,學術氛圍濃厚,是很多學子心神向往的學府。南京大學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我們學生也十分關注南京大學的動向。了解一下南京大學2014年新聞傳播學院碩士招生報錄比再選擇報考專業(yè)吧。
院系 專業(yè)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其中免試人數 同等學力錄取人數
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學 244 15 5 0
新聞傳播學院 傳播學 338 25 16 0
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與傳播 327 57 17 0

一、學科概況
傳播學是新聞傳播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它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
傳播學培養(yǎng)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操守和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系統掌握傳播學理論體系和專業(yè)知識;具備獨立從事傳播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yè)的外文資料;可在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也可以作為骨干從事與新聞、信息產業(yè)有關的研究、管理或實際業(yè)務工作。

三、就業(yè)前景:
傳播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適應信息時代,加強對傳播學的高層次研究,對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擴大和提高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每年報考人數較多,而學生畢業(yè)后一般將工作定位于廣播、電視臺、出版社等新聞出版單位,導致此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比較大,再加上研究生對工作的期望值比較高,就業(yè)難度增大。

四、就業(yè)去向:
可在新聞媒體機構、出版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業(yè)單位的宣傳部門、廣告公司、教育部門、農業(yè)技術推廣等部門從事編導、記者、主持、制作、廣告與文化經濟活動策劃、計算機網絡課件開發(fā)制作等工作。

五、相關證書: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證、報紙編輯記者證等。

六、相關職位
文案策劃,營銷策劃,產品策劃,商業(yè)文案,市場經理助理,微博編輯,活動策劃,專業(yè)寫手,品牌專員,影視文案,微博運營主管,影視廣告文案策劃,公關專員,新聞宣傳,新聞采編,媒介助理,文案編輯\策劃,活動策劃,媒介購買,市場策劃推廣,視頻編劇
南京大學傳播學專業(yè)2017年研究生招生簡章考研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 2017 招生人數:20 專業(yè)代碼:050302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傳播史論
02 (全日制)影視傳播
03 (全日制)網絡與新媒體
04 (全日制)傳播社會學
05 (全日制)廣告學
06 (全日制)媒介管理
07 (全日制)南海輿情管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620 傳播史論
④959 研究方法與傳播業(yè)務  
 
復試科目:
1103 傳播學綜合及研究設計
 
不設特定參考書目,請參照近年來出版的新聞學、傳播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譯著,并關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熱點。方法部分參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材。
備注:本院系所有專業(yè)都不接受單獨考試。

學校介紹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1994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2011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協議(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繼續(xù)重點共建南京大學;2016年,南京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級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專業(yè)介紹
本專業(yè)突出廣告策劃、廣告管理、整合營銷傳播、廣告媒體經營、市場研究與廣告效果評估的綜合型、管理型、研究型廣告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本專業(yè)面向現代廣告業(yè)及文化傳播產業(yè),主動適應當前文化、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具有廣告學專業(yè)綜合素質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且符合南京大學綜合性大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特色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考試科目
研究方向 初試科目 復試科目或內容 初試參考書目或教材
01(全日制)傳播史論
02(全日制)影視傳播
03(全日制)網絡與新媒體
04(全日制)傳播社會學
05(全日制)廣告學
06(全日制)媒介管理
07(全日制)南海輿情管理
(全日制)計算傳播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620 傳播史論④959 研究方法與傳播業(yè)務
 
 
復試科目:
1103 傳播學綜合及研究設計
不設特定參考書目,請參閱近年來出版的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媒介經營與管理等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譯著,并關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熱點。方法部分參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材。。
  
 
參考書目
不設特定參考書目,請參閱近年來出版的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媒介經營與管理等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譯著,并關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熱點。方法部分參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材。
分數線
年份 分數線
2020 360
2019 350
 
學費
南京大學傳播學研究生學費為每年8000元。從2014年秋季開始,公費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實行自費研究生,規(guī)定碩士研究生每年不超過8000元,具體情況視學校專業(yè)而定。針對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難的情況,國家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且高校一般都會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對學子進行補助,確保研究生能夠正常順利的完成學業(yè)。
 
主要導師
朱麗麗,1973年出生,籍貫安徽,武漢大學歷史學學士,文學碩士,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學會理事,高校影視學會媒介文化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江蘇省傳媒藝術研究會理事。主持多項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課題。出版有《數字青年》等專著(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與教材,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傳播社會學刊》、《文學評論》、《現代傳播》、《江蘇社會科學》、《南京社會科學》等CSSCI刊物和TSSCI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研究興趣集中在媒介文化研究、影視研究、青年研究等領域,先后赴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研究進修。
 
趙曙光,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全國高校質量監(jiān)測研究會副理事長,南京大學紫金傳媒研究院(北京)副院長,南加州大學安娜堡傳播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經濟與社會治理、計算傳播與數據挖掘,曾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第七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11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獎
 
巢乃鵬,1972年出生,2002年3月獲得博士學位,之后進入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任教,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計算傳播學實驗中心主任。曾入選南京大學青年骨干教師(2008),南京大學優(yōu)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11);香港城市大學、加(來自:考研派之家公眾號)拿大西蒙菲沙大學訪問學者。擔任中國新聞史學會計算傳播學研究委員會首任當值主席(2018,9-2020,9),《中國網絡傳播研究》(CSSCI來源集刊)主編。研究領域:網絡傳播與新媒體研究、計算傳播研究
年份 專業(yè)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其中推免人數 報錄比
2016 傳播學 165 22 15 7.50
2015 傳播學 203 20 10 10.15
2014 傳播學 338 25 16 13.52 

傳播學 [050302] 學術學位

專業(yè)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5]文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3]新聞傳播學

專業(yè)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傳播史論
02 (全日制)影視傳播
03 (全日制)網絡與新媒體
04 (全日制)傳播社會學
05 (全日制)廣告學
06 (全日制)媒介管理
07 (全日制)南海輿情管理
08 (全日制)計算傳播學
招生人數: 26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 一
或 203 日語
③681 新聞與傳播史論
④994 新聞與傳播研究方 法與實務
備  注:
傳播學 [050302] 學術學位

專業(yè)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5]文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3]新聞傳播學

專業(yè)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傳播史論
02 (全日制)影視傳播
03 (全日制)網絡與新媒體 04 (全日制)傳播社會學 05 (全日制)廣告學
06 (全日制)媒介管理
07 (全日制)南海輿情管理 08 (全日制)計算傳播學
招生人數: 20
考試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論2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3620 傳播史論4959 研究方法與傳播業(yè)務
復試科目:1103 傳播學綜合及研究 設計
備  注:
南京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江蘇省 南京市 棲霞區(qū)仙林大道163號 210023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如下:
專業(yè)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人數 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 備注
011 新聞傳播學院(電話:83686366)  64     本院系所有專業(yè)都不接受單獨考試。
050301 新聞學  14      
01 新聞理論
02 新聞業(yè)務
03 媒介融合
04 媒介經濟
05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③622 新聞傳播史論④946 研究方法與新聞業(yè)務 

復試科目:1101 新聞學綜合及研究設計
不設特定參考書目,請參照近年來出版的新聞學、傳播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譯著,并關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熱點。方法部分參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材。 
 
 
050302 傳播學  20      
01 傳播史論
02 影視傳播
03 網絡與新媒體
04 傳播社會學
05 廣告學
06 媒介管理
07 南海輿情管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③620 傳播史論④959 研究方法與傳播業(yè)務 

復試科目:1103 傳播學綜合及研究設計
不設特定參考書目,請參閱近年來出版的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媒介經營與管理等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譯著,并關注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熱點。方法部分參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材。 
 
 
055200 新聞與傳播  30      
01 新聞與傳播碩士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4 英語二③334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④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復試科目:1102 新聞與傳播業(yè)務綜合
《當代西方新聞報道規(guī)范:采編標準及案例精解》,張宸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第9版),埃德溫-埃默里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廣告策劃與創(chuàng)意》(第2版),蔣旭峰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傳媒經濟與管理學導論》,阿蘭.B.阿爾瓦蘭 主編 崔保國 杭敏 徐佳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復試參考書:《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網絡傳播概論》(第4版),杜駿飛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專業(yè)學位,學制2年。初試參考書適應于復試。
 

應用傳播學系前身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學系,于2008年正式更名。南京大學廣告學專業(yè)創(chuàng)辦于1993年,2001年開始正式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現已培養(yǎng)廣告、公關、營銷等領域的高端人才近500人。目前在校學生150余人,擁有廣告綜合實驗室、廣告攝影實驗室、廣告效果測評實驗室、模擬廣告公司、紐約廣告獎媒體中心等較為完善的廣告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設備和手段,在專業(yè)教學上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本專業(yè)方向依托南京大學濃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底蘊,本著“寬專業(yè)、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有特色”的培養(yǎng)思路,側重突出具有較強創(chuàng)造力、適應力和競爭力,能夠向更為寬廣的“大廣告”傳播領域拓展之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同時本專業(yè)以新聞學、傳播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公共關系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為基礎,以廣告策劃和創(chuàng)意為核心,以廣告管理與研究為特色,充分迎合市場需求與時代發(fā)展。
根據應用傳播學系現有師資力量、學科背景、已有積累以及未來可能取得的成果與突破,我院廣告學在整合學院其他相關師資及社會力量的基礎上,力爭未來在以下幾個方向上進行重點投入,努力形成一批方向明確、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突出我們的學科在某些領域的研究優(yōu)勢。具體方向包括:廣告理論與廣告發(fā)展史、應用傳播實務研究、廣告效果測評、廣告經營與管理、新媒體廣告、城市文明營銷與政府公關、生活形態(tài)研究、市場調查與分析等。
本專業(yè)突出廣告策劃、廣告管理、整合營銷傳播、廣告媒體經營、市場研究與廣告效果評估的綜合型、管理型、研究型廣告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本專業(yè)面向現代廣告業(yè)及文化傳播產業(yè),主動適應當前文化、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具有廣告學專業(yè)綜合素質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且符合南京大學綜合性大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特色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力爭所培養(yǎng)的人才擁有比較扎實和寬廣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基本知識,掌握科學的認識和研究方法;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力爭讓學生牢固掌握本專業(yè)必需的專業(yè)知識,了解廣告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fā)展;具有獨立解決本專業(yè)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國家、企業(yè)、廣告公司、信息服務等部門培養(yǎng)從事廣告策劃、管理、公共關系、市場營銷、調查分析的動腦型高級人才。
杜駿飛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中國中產階級的傳播行為研究 ;網絡傳播與社會發(fā)展;傳播研究方法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社會學博士。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中心(CMCRC)主任、網絡輿情監(jiān)測與分析實驗室主任。中國網絡傳播學會(CNMCA)會長,國家教育部2006-2010年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精品課程”《網絡傳播》主持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IAS)、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網絡傳播學年會創(chuàng)始人,《中國網絡傳播研究》(學術集刊)主編,《中國網情研究》(學術通訊)主編, Chinese Media Studies(中美合作)編委,《傳播與社會研究》(香港)學術顧問,多家學術期刊審稿人,多家傳媒機構、民意調查機構傳播、管理顧問。中國傳播學會(CAC)會員。

  主要研究領域:
  1.傳播與社會;
  2.新媒體;
  3.廣告學;
  4.新聞理論;
  5.傳播研究方法。

  重要在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網絡社會的傳播控制研究”。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新媒體與我國沿海發(fā)達城市市民的媒介選擇”。
  當前承擔課程:
  1.網絡傳播(本科專業(yè)基礎課)
  2.深度報道原理(本科專業(yè)基礎課)
  3.新聞采訪專題(研究生專業(yè)基礎課)
  4.傳播研究方法(研究生專業(yè)基礎課)
  5.媒介案例研究(新生研討課)

  專著及編著:
  1.杜駿飛著:《深度報道寫作》,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
  2.杜駿飛著:《網絡新聞學》,新華出版社,2001。
  3.杜駿飛、胡翼青著:《深度報道原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4.杜駿飛著:《彌漫的傳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5.杜駿飛主編:《網絡傳播概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6.杜駿飛主編:《中國網絡新聞事業(yè)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7.巢乃鵬、杜駿飛主編:《網絡廣告:理論與實務》,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8.蔣旭峰、杜駿飛主編:《廣告策劃與創(chuàng)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杜駿飛、萬新華著:《藝術中的傳播》,吉林美術出版社,2006
  10.陳友華、杜駿飛等著:《中國名村調查報告》,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11.杜駿飛等著:《中國網絡廣告考察報告》,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
  12.段京肅、杜駿飛等著:《媒介素養(yǎng)導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3.杜駿飛、黃煜主編:《中國網絡傳播研究》第一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14.杜駿飛主編:《中國網絡傳播研究》第二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15.杜駿飛、袁光鋒著:《選秀:莊嚴的嬉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16.杜駿飛等著:《公開時刻:汶川地震的傳播學遺產》,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17.杜駿飛主編:《中國網絡傳播研究》第三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主編、編輯叢書:
  1.編輯:新聞傳播學前沿叢書,新華出版社,2001-2003
  2.主編:“思想的境界”學術文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2004
  3.主編:“指南針”傳媒實務叢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007
  4.編輯:媒介實務進階教程文庫,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2009

  網頁信息:
  中國網絡傳播學會(CNMCA)主頁:http://cnmca.org.cn/
  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中心主頁:http://www.cmcrc.com.cn/
  個人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dujunfei/
  課程主頁:http://www.nclass.org/book-show/flex/book.html?courseNumber=798503/
 

基本信息

專業(yè)名稱:傳播學     專業(yè)代碼:050302     門類/類別:文學     學科/類別:新聞傳播學

專業(yè)介紹

西南政法大學為例
傳播學——傳播學于200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獲重慶市“十二五”重點學科。2012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新聞傳播學科并列全國第十,位列西部第三,重慶市第一。教學內容包括傳播理論和傳播業(yè)務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全方位培養(yǎng)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畢業(yè)生廣泛就業(yè)于省部級以上各類媒體,政府機關,企業(yè)單位,保持著高就業(yè)率。

專業(yè)點分布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農業(yè)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yè)大學 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yè)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蘭州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

專業(yè)院校排名

0503 新聞傳播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參評1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1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A+
2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A+
3 10246 復旦大學 A
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5 10003 清華大學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7 10486 武漢大學 A-
8 10559 暨南大學 A-
9 10001 北京大學 B+
10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11 10280 上海大學 B+
12 10284 南京大學 B+
13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B+
14 10335 浙江大學 B+
15 10384 廈門大學 B+
16 10610 四川大學 B+
17 10075 河北大學 B
18 10357 安徽大學 B
19 10459 鄭州大學 B
20 10532 湖南大學 B
21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B
22 10558 中山大學 B
23 10590 深圳大學 B
24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B
25 102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B-
26 10285 蘇州大學 B-
27 10403 南昌大學 B-
28 10422 山東大學 B-
29 10475 河南大學 B-
30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31 10730 蘭州大學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學院 B-
33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C+
34 10140 遼寧大學 C+
35 10611 重慶大學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C+
37 10697 西北大學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學院 C+
39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C+
40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C
42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C
43 10183 吉林大學 C
44 10247 同濟大學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46 10560 汕頭大學 C
47 10593 廣西大學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C-
50 10055 南開大學 C-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C-
52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C-
53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C-
54 10635 西南大學 C-
55 10673 云南大學 C-
56 10755 新疆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503 新聞傳播學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參評1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1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想要獲取更多新傳考研干貨(各大院校擇校分析,歷年真題,專業(yè)書PDF和延伸閱讀論文包),都可以關注“新傳考研荔枝姐”,或者添加學姐:kaoyan6683,領取你想要的資源!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 A+
2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A+
3 10246 復旦大學 推薦閱讀:(參考書目)(專業(yè)分析 A
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推薦閱讀:(新聞傳播史參考書目 A
5 10003 清華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研究生專業(yè)分析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試科目)(傳播學參考書目 A-
7 10486 武漢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A-
8 10559 暨南大學 推薦閱讀:(口語系傳播介紹)(傳播學專業(yè)分析 A-
9 10001 北京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考研經驗 B+
10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B+
11 10280 上海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招生簡章 B+
12 10284 南京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專業(yè)分析 B+
13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考研心得 B+
14 10335 浙江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B+
15 10384 廈門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B+
16 10610 四川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考研i經驗 B+
17 10075 河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考研經驗 B
18 10357 安徽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B
19 10459 鄭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專業(yè)分析 B
20 10532 湖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招生簡章)(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B
21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考試大綱 B
22 10558 中山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B
23 10590 深圳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考研經驗 B
24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參考書目 B
25 102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研究生考試大綱 B-
26 10285 蘇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 B-
27 10403 南昌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考研經驗 B-
28 10422 山東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分析 B-
29 10475 河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培養(yǎng)方案 B-
30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介紹)(傳播學考研經驗 B-
31 10730 蘭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錄取分數線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學院 B-
33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C+
34 10140 遼寧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35 10611 重慶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介紹 C+
37 10697 西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新傳參考書目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學院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新傳擇校分析 C+
39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錄取分數線 C+
40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錄取分數線)(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目錄)(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2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3 10183 吉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目錄)(傳播學高分攻略 C
44 10247 同濟大學 推薦閱讀:(新傳專業(yè)目錄)(新傳參考書目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試大綱)(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6 10560 汕頭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47 10593 廣西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50 10055 南開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排名 C-
52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53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錄取分數線 C-
54 10635 西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考研經驗 C-
55 10673 云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復試經驗 C-
56 10755 新疆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yè)分析)(傳播學專業(yè)目錄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

2007年傳播學專業(yè)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復旦大學 A+ 6 北京大學 A 11 天津師范大學 A
2 武漢大學 A+ 7 廈門大學 A 12 上海大學 A
3 中國人民大學 A+ 8 華中科技大學 A 13 四川大學 A
4 中國傳媒大學 A 9 浙江大學 A 14 南開大學 A
5 清華大學 A 10 南京師范大學 A      
 
B+等(22個):南京大學、鄭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暨南大學、云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印刷學院、深圳大學、遼寧大學、湖南大學、蘭州大學、中南大學、河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西北大學、河海大學、安徽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B等(21個):南昌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吉林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西大學、湘潭大學、湖北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C等(15個):名單略

2015-2016年傳播學專業(yè)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yè)學校數
1 中國傳媒大學 5★ 94
2 中國人民大學 5★ 94
3 復旦大學 5★ 94
4 北京大學 5★ 94
5 武漢大學 5★ 94
6 浙江大學 4★ 94
7 上海大學 4★ 94
8 華中科技大學 4★ 94
9 清華大學 4★ 94
10 四川大學 4★ 94
11 華東師范大學 4★ 94
12 山東大學 4★ 94
13 廈門大學 4★ 94
14 上海交通大學 4★ 94
15 河北大學 4★ 94
16 湖南大學 4★ 94
17 南京師范大學 4★ 94
18 暨南大學 4★ 94
19 南京大學 4★ 94
20 北京師范大學 3★ 94
 
傳播學考研容易的學校】【傳播學考研好考嗎
傳播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傳播學考研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15)傳播學綜合知識
(848)大眾傳播
 
傳播學考研參考書:
050302 傳播學
1、研究方向:
01傳播理論研究
02編輯出版研究
03廣告研究
04影視傳播研究
05網絡傳播研究
06符號學與傳播學
 
2、初試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 636 新聞傳播史論
④ 916 新聞傳播業(yè)務
 
3、初試書目:
636新聞傳播史論:
(1)《理論新聞學新視野》,張小元,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大眾傳播學通論》,李苓等,四川大學出版社
(3)《外國新聞傳播史綱》,郭亞夫,四川大學出版社
(4)《中國新聞傳播史》,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16新聞傳播業(yè)務:
(2)《新聞采寫教程》(上、下),操慧,四川大學出版社
(2)《現代新聞編輯學》,蔣曉麗,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聞傳播技術基礎》,吳建,四川大學出版社
(4)《廣播電視學導論》(第三版),歐陽宏生,四川大學出版社
(5)《媒體產業(yè)運營方略》,李宜篷,四川大學出版社
(6)《傳播學教程》,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復試科目:
新聞傳播專題
5、復試書目:
(1)《新聞采訪論》,邱沛篁,四川大學出版社 針對新聞學考生
(2)《新聞評論學》,張玉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針對新聞學考生
(3)《應用廣告學》,吳建,四川大學出版社 針對傳播學考生
(4)《網絡新聞編輯學》,蔣曉麗,高等教育出版社 針對新聞學考生
(5)《傳播學理論》增補版,李彬著,新華出版社 針對傳播學考生
(6)《有效的公共關系》(第8版),明安香譯,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針對傳播學考生
 
傳播學專業(yè)研究生就業(yè):
新媒體策劃
我們這里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主要是指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及廣告公司。相比傳統媒體,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在信息時代是最具潛力的朝陽行業(yè)之一,這也是剛畢業(yè)的新聞傳播專業(yè)研究生最熱衷進入的行業(yè)。作為朝陽產業(yè),新媒體行業(yè)更需要市場高手來策劃有效消費,因此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緊缺。由于沒有傳統路徑制約,網絡媒體更傾向于"企業(yè)化運作"。目前,網絡媒體產業(yè)的發(fā)展遵循"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規(guī)律,廣告經營人才也很適合投身網絡媒體。
網絡媒體不像報紙期刊業(yè)"求精求專"的用人需求,其對個人的經營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們在讀研期間,可多讀媒介經營管理、傳媒市場營銷方面的書籍,關注產業(yè)新聞,了解國內外傳媒市場的運作規(guī)律。學習一些網站制作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術軟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學習與實踐期間,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市場嗅覺很重要。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用人標準明顯不同,其需求的專業(yè)方向也相對廣泛。
另外,像廣告公司、新聞發(fā)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時尚雜志編輯等也是新媒體行業(yè)中較受畢業(yè)學生歡迎的行業(yè)。但這類公司可能對同學們在個人特長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為例,它需要我們在讀研期間,有跟隨研究傳播學研究方法、受眾分析等領域的導師參加一些科研項目,并能掌握各種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偟膩碚f,這幾類公司,必須要求學生有前期實習的經歷。
行業(yè)編輯
相比傳統媒體具有較高素養(yǎng)的編輯、記者,有些人群雖然從事的是新聞事業(yè)編輯職業(yè),也許并不需要很專業(yè)的新聞調查研究能,如網絡編輯、影視節(jié)目制作公司高級編導、線下刊物編輯、企業(yè)刊物編輯、記者等,但他們同樣需要具備簡單新聞傳播知識,上述行業(yè)也為新聞傳播專業(yè)碩士提供了大量的就業(yè)機會。
拒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網絡編輯從業(yè)人員超過300萬人,而傳統新聞從業(yè)人員只有75萬人,網絡媒體從業(yè)人員已經從規(guī)模和數量上超過傳統媒體。雖然人數眾多,但隨著互聯網的更深入發(fā)展,網絡編輯也成為市場上搶手的人才,尤其是跨專業(yè)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做一名網絡編輯,首先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聞的相關知識,對網絡上出現的新聞、信息、趨勢要有足夠的敏感度;還要能熟練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網頁制作軟件和一些編輯發(fā)布軟件等。
其次是影視制作編輯和企業(yè)內刊編輯。隨著電影、娛樂業(yè)等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這些公司對影視節(jié)目的編、播、采人才都有廣泛的需求。如果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寫作能力,熟悉電視節(jié)目制作流程和電視表現手法,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這類新聞學專業(yè)畢業(yè)的研究生就業(yè)前景非常廣泛。
綜上三類,正在致力于備考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考生,應該不會再擔心未來的就業(yè)前景,希望大家在2014備考路上,專心致志學習,切莫受外界干擾。